在淮河與洪澤湖交匯處的江蘇省洪澤縣老子山鎮(zhèn)境內有一座小山,面積約1平方公里,因其水環(huán)四周,又形似臥龜狀,故名龜山。我國四大水系瀆廟之一的,淮瀆廟就建在此山之巔,又傳大禹治淮時曾在此設立指揮部歷史上有諸多考古者到此考察過,龜山由此聲譽海內外。提起龜山,當?shù)亓鱾髦粋動人的神話故事。相傳很久以前,老子山的龜山本是洪澤湖里-數(shù)千年的雄性大烏龜,一天深夜,洪澤湖上空突然雷電閃鳴,使烏龜萌發(fā)了春情,思念起好久未見的戀人即東海龍王的小女兒小龍女。它趁著夜色偷偷的游到東海與小龍女幽會,相見時卿卿我我,互訴衷腸,難離難分。烏龜與小龍女約會之事不料被東海老龍王發(fā)現(xiàn),龍顏大怒,立即派蝦兵蟹將對烏龜進行一頓毒打,致其遍體鱗傷。龍王鄙視道;烏龜家族歷代是我龍家的奴仆,哪有與我龍家金枝玉葉通婚之理,真是賴-想吃天鵝肉。說完后令打手將烏龜趕出龍庭門外。小龍女見此狀奮力反抗,誓言非嫁給烏龜不可,并且以死相逼父王。龍王見小龍女如此堅定鐘愛烏龜,無奈之下當著烏龜小龍女的面假腥腥地承諾答應了這門婚事,隨后提出一個條件,要求烏龜回家準備數(shù)日,等備好彩禮嫁妝后再擇日來東海娶親。烏龜信以為真,支撐著傷痕累累的身軀趁著黎明前的夜色開始回返洪澤湖。烏龜離開東海后,老龍王立即與天庭雷公謀劃毒計,暗使雷公監(jiān)視烏龜行蹤,使法停降大雨,讓所有的溝河水系干枯,然后數(shù)日烈日高照,致烏龜死于途中。烏龜懷著慶幸之情,趁著大雨未停水位尚高返回,當臨近洪澤湖時,忽然天空烏云消散,溝河水系水位陡降,它意識到已中了老龍王的毒計,只有拼命地向洪澤湖游去,但最終因水系迅猛枯竭,烏龜游至淮河與洪澤湖交匯處,也就是今老子山境內湖面,再也無法前行。數(shù)日烈日高照后,烏龜倍受煎熬。老龍王見烏龜未死,隨即請來仙家張果老登上龜背,在龜背上載下一棵神樹即銀杏樹。銀杏樹根系遇到了龜血日扎數(shù)米,莖長數(shù)丈,神樹根系穿透了烏龜?shù)男呐K,將其固定在湖面上。烏龜在最后時刻仍不忘小龍女,朝著東海的方向呼喊,以示訣別,不過多日,癡情的烏龜變成了湖中的一座山。東海小龍女得知自己的郎君烏龜被父王使計害死后,悲痛欲絕,沖破龍庭層層阻擾,執(zhí)著來到洪澤湖上空俯視緬懷已變成青山的烏龜,后每年農歷二月初二都是如此,傳說這天龜山上空都會天降細雨,細雨是東海小龍女思念戀人的眼淚。千年來龜山山清水秀,唯獨那棵銀杏樹被小龍女的眼淚腌死,至今朽木猶存。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