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霧茶的發(fā)源地在江蘇省連云港市北云臺山的宿城街道大竹園村,后為宿城街道各村及南云臺山和中云臺山等地引進(jìn)栽培,現(xiàn)全市種植面積近萬畝。
連云港市云霧茶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宋史·食貨》中有多處提及海州的茶葉,記述海州之茶“善而易售”,“入錢之?dāng)?shù)厚于他州”。南宋咸淳年間列為貢品,F(xiàn)龍洞庵內(nèi)仍有一株健壯的老茶樹,樹齡已愈800年。據(jù)《云臺山新志》記載:“天下之茶分六榷,海州居其一。”“海州之茶山,度無過云臺者。今惟宿城悟正庵尚有茶樹,歲得茶一、二斤。山僧珍之如龍團(tuán)鳳餅,秘不示人!泵磕甏禾,悟正庵的山僧都要在谷雨前采摘老茶樹上的茶,精心制作二、三斤上貢帝王。現(xiàn)在大竹園村茶農(nóng)石寶興家中還收藏著祖先留下的一張清嘉慶七年(1802年)茶田買賣的契約。
自古以來,就有高山出好茶之說,大竹園村正是處在海拔400多米高的山腰上,有十幾棵幸存的百年老茶樹就分布在山上悟正庵、雪道庵、羅奶庵和大竹園奇峰異石、錯落重疊的山崖石縫中。山上酸性土壤豐厚,常在云霧籠罩之下,潤澤溫和,非常適宜茶葉生長。
云霧茶的手工制作極其講究,技藝精湛,祖?zhèn)髅胤饺珣{感悟,深藏著許多奧妙和難解之謎,現(xiàn)代工藝無法替代。尤其是三代傳人石佃彩,年過七旬,每年摘茶炒茶,傳徒授藝。其工藝制品獨(dú)特的品質(zhì)風(fēng)格是:條索緊圓,形似眉狀,峰苗挺秀,潤綠多毫,香高持久,滋味鮮濃,湯色清明,葉底勻整。
近年來,連云港市宿城大竹園的云霧茶在廣州農(nóng)特產(chǎn)品交易會上,得到日本、新加坡和歐美一些國家客商的極高評價(ji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