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英雄史詩《阿勇干•散迪爾》,民間俗稱“鎮(zhèn)服蟒古斯的故事”或“平妖傳”,通常是由職業(yè)的“潮爾沁”(操馬頭琴演唱的藝人)或“胡爾沁”(操四弦琴演唱的藝人)說唱的一種民間文學作品。
前郭爾羅斯屬于“胡爾沁”派系,流傳的英雄史詩中最典型的是《阿勇干•散迪爾》。這部史詩屬于阿爾泰各民族敘事文學的傳統(tǒng)形式,以婚姻和征戰(zhàn)為情節(jié)的史詩,英雄散迪爾的名前就冠有“阿勇干”一詞,“迅雷”之意,也可以寫作“迅雷•散迪爾”。是英雄散迪爾征服蟒古斯(魔鬼)救出公主的英雄故事。
1929年冬,著名的胡爾沁巴力吉尼瑪在郭爾羅斯前旗朱日沁、四喜窩堡(今左家圍子)一帶說唱烏力格爾。18歲的蒙古族農民白•色日布扎木薩,拜巴力吉尼瑪為師,開始學藝,后來熟練掌握了蒙古族英雄史詩《阿勇干•散迪爾》的說唱技藝,后人根據(jù)他的傳承進行了多次整理和出版、發(fā)行。后來又整理出版了《迅雷•森德爾》,屬不同版本,但主要內同及形式、特點基本相同。
《阿勇干•散迪爾》反映了蒙古族民眾的生活和精神,英雄愛憎分明,百姓崇- 敢和忠貞。大草原的美麗自然風光和深厚的牧民生活習俗都展現(xiàn)其中,是一部珍貴的民間文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