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塔爾即蒙古象棋,在蒙古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前郭爾羅斯其他蒙古族聚居地區(qū),可以經(jīng)?吹侥撩駠狼皩﹃囅缕宓膱鼍。
關(guān)于蒙古象棋的起源,一般認為在古印度有叫做“卻圖郎卡”的棋戲,后傳入中亞,稱作“沙特拉茲”。13世紀在成吉思汗縱橫歐亞期間傳入蒙古地區(qū)!吧程乩潯庇謧魅霘W洲,15世紀末演變?yōu)楝F(xiàn)代國際象棋。從蒙古象棋和國際象棋的某些共同點,以及會下蒙古象棋的人能與國際象棋高手切磋技藝的情況考察,此種說法不無根據(jù)。但在漫長的歲月里,這一棋戲在蒙古地區(qū)完全本土化了,從棋盤設(shè)計制作,棋子的名稱、造型,到競賽規(guī)則已全面具備蒙古民族的文化傳統(tǒng)特點和風(fēng)格。
蒙古象棋的棋盤由縱橫8乘8的64格組成,無河界,滿盤可行。紅白雙方各有旗子16枚,每方有王(諾彥)、帥(博日斯)各1和雙車(哈斯克)、雙馬(毛利)、雙駱駝(特莫)和卒(呼兀)8枚。各棋子有規(guī)定的行走路線和限定的格數(shù)。對奕中,一方的“諾彥”遭對方棋子環(huán)擊無路可走,被“將死”,即為輸棋,平棋也有具體規(guī)定。
在草原上舉辦的那達慕等重大賽事上,蒙古象棋與賽馬、摔跤、射箭是同樣重要的競技項目。2010年9月,前郭縣組織參賽選手代表吉林省參加了八省區(qū)首屆蒙古象棋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