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闌豁阿是蒙古族第十二世祖朵奔篾兒干的妻子,生于公元10世紀(jì)。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三賢圣母”之一。她的第八代孫合不勒為蒙古第一位大汗,第十二代孫即建立蒙古大帝國的元太祖成吉思汗。
從阿闌豁阿時代起,蒙古部落開始分為兩部分,即迭兒列勤蒙古和尼倫蒙古。阿闌豁阿與朵奔篾兒干所生的兩個兒子的后裔,構(gòu)成迭兒列勤蒙古;朵奔篾兒干去世后,阿闌豁阿感天光又生了三個兒子,三個兒子的后代發(fā)展成為尼倫蒙古。其幼子孛端察兒的后裔為孛兒只斤系。
阿闌豁阿出自豁羅喇思部。她締造了偉大的蒙古、締造了尼倫氏族、締造了孛兒只斤家族。郭爾羅斯為圣母阿闌豁阿的故鄉(xiāng)。
阿闌豁阿是一位賢惠的母親。歷史上她被當(dāng)做“有政治見解的可尊敬的婦女而寫入史冊”。阿蘭豁阿用五支箭教育五子要“同一友和”的訓(xùn)言,寓意深刻,教益頗深,千百年來一直流傳在蒙古民族當(dāng)中,影響很廣。
阿蘭豁阿的五箭訓(xùn)子中,貫穿了天命觀和樸素辯證法的認(rèn)識觀念。這在蒙古族哲學(xué)及社會思想史上具有開端性的里程碑意義。阿闌豁阿的其他故事還包括《祖輩化鐵出山》、《搶親》、《感光生子》、《部落遷徙》、《幼子漂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