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里羊肉烹飪技藝,淮安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tǒng)技藝類項目。
歷史淵源
博里羊肉是淮揚菜系葷菜系列中的一道名肴,以本地小山羊羊肉,佐以淮山藥、生姜、青椒、胡椒、十三香,配以料酒、醋、醬油等烹制而成。傳說,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訪,來到淮安博里,在一飯館落坐。酒過三巡,上來一盆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燒羊肉,滑嫩爽口而不夾生,酥爛脫骨而未失其形,汁濃如乳亮而不膩,香而不腥。據(jù)說曾有一只趴在屋梁上的老鼠聞肉香而醉,不慎落地身亡。盡管有點兒夸張,卻道出了博里羊肉的美味。乾隆皇帝在品嘗后不禁脫口而出:“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村莊,竟有如此美味佳肴,朕不虛此行矣!”話音落地,滿屋皆驚,人們接連跪倒在地,三呼“萬歲”。自此以后,博里羊肉,不僅成為尋常百姓家宴待客的一道主菜,亦成為漕運官員、南來北往的商賈、文人墨客,甚至從京城來的欽差大員都點名要嘗的美味佳肴。因“羊”字與楊貴妃楊玉環(huán)的姓同音,為求好聽,博里羊肉又被皇家賜名“貴妃羊肉”,成為了皇家御膳中的?。
基本內容與價值
博里羊肉的制作工序非常考究:首先,選擇本地的小山羊羊肉,將其放在鍋中煮至半成熟,去除腥味;然后將肉切成小塊,用清水洗凈晾干。再佐以淮山藥、生姜、青椒、胡椒、十三香,配以料酒、醋、醬油等烹制完成。此法烹制的羊肉具有色澤明亮,滑嫩爽口,油而不膩,味香湯濃等特點,春夏食用可健胃補腎、滋陰壯陽;秋冬進補可強筋活血,驅寒度暖,是老少皆喜、四季皆宜的美味佳肴。
博里羊肉是淮揚美食中的精品,選料考究,鮮美可口。博里羊肉烹飪技藝是淮揚菜烹制技藝典型的代表,關于博里羊肉的傳說更為淮揚美食增添了濃厚的人文色彩。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