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民間舞蹈《蓮湘》,起源于清代,歷史悠久,名揚四方。是如皋眾多民間舞蹈中最為鮮艷的一朵奇葩。如皋早期的蓮湘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民間藝人,手持單棒蓮湘以擊打手臂、腿腳,使相嵌于棒上銅錢發(fā)出有節(jié)奏的響聲,表演者即興說唱吉利話語,或民間故事、小曲等,稱作“打蓮湘”。
《如皋蓮湘》既繼承了傳統(tǒng),又吸收了全國各地“蓮湘”(霸王鞭、金錢棍)和花鼓中“蓮湘”的精華,以及大秧歌、腰鼓、京劇武打、雜技動作的相關(guān)套路、技巧,大膽創(chuàng)新,標(biāo)新立異,走出一條新路子。創(chuàng)造出單棒單打、單棒對打、雙棒單打、雙棒對打以及群打等20多套動作,配以陣圖變化,使蓮湘打法靈活多樣,剛?cè)岵似鸨朔,高潮迭起。再配以說唱、呼喊,形成了既可在舞臺演出,又可巡街表演的、純粹而獨特的蓮湘群舞。1960年2月,如皋蓮湘作為南通地區(qū)代表隊的代表節(jié)目參加江蘇省第二屆群眾文藝匯報觀摩演出,獲一等獎。同年4月入選江蘇省代表團(tuán)參加全國職工文藝匯演。1983年被收進(jìn)《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江蘇卷》。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