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地區(qū)盛產黑芝麻和山茶樹,結出的優(yōu)質果實為木榨油的生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徽州木榨榨油秉承了傳統(tǒng)技藝的嚴謹苛刻、一絲不茍的內涵,千錘百煉出的木榨油色澤清透,滴滴純香,保存了其所有的營養(yǎng),深得人們的喜愛。
木榨榨油工藝比較復雜,要經歷風車去雜,炒鍋炒熟,上槽碾末,蒸鍋包餅,上圈裝榨,木槽打榨,沉淀瀝油等過程。木榨榨油時,就是在木榨的榨膛中將一個個籽餅裝入槽內,有序排列。裝好菜籽餅后,在油餅的一側塞進木塊,然后利用吊著的撞錘撞擊木塊之間的一個楔片。隨著楔片被打入榨膛,榨膛中橫放的木塊會對油餅產生擠壓的力量而產出油。正因為這種楔塊在榨油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這種榨油設備才被稱為楔式木榨。隨著這個力量的不斷增加,就會有清亮的植物油流出來。這種榨油設備可以榨花生、芝麻、油菜籽、茶籽等各種油料,一天一夜能榨出上百斤油。
這種傳統(tǒng)的榨油方法都要靠人力來完成,勞動強度非常大。從選籽、炒籽到碾末、熏蒸、包餅、裝榨、打榨等,每一道工序全靠人工操作并依靠特定的技藝來完成。
信息來源: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