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榕江縣北部的,兩汪鄉(xiāng)的空伸、空烈一帶居住著數(shù)百戶苗族同胞,這支苗族,婦女頭裹錐形頭帕,身著百褶裙,長僅有16厘米左右,被譽為世界超短裙故鄉(xiāng)。
這支苗族勤勞手巧,她們所做的裙子,除繡花絲線和襯底用的綢緞外,均為自種的棉花,自紡成紗、自織成布,白染自縫而成。所穿的衣服袖口大而短,領口滿襟,多數(shù)鑲有色彩艷麗的欄干和繡有精美的圖案,穿著古樸、大方、瀟灑。青年婦女還配上一副繡有精巧鮮活的魚、蟲、花、草等圖案的圍腰布,抄上腰間,風姿綽約,猶如天鵝秀態(tài)、芙蓉出水、天仙玉女,與世爭奇斗艷,加上銀核,銀花鬢夾,銀耳環(huán),銀項圈,銀手鐲等銀飾,更顯得如風拂百花,翩翩起舞,光彩奪目。2000年4月黔東南州在州府所在地——凱里市舉辦的服飾表演節(jié)上,空伸女青年盛裝參加表演,受到有關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評價,受到中、外游客的高度贊美,稱之為“世界上絕無僅有”。他們的文化品味、如同大自然一樣樸素、純真,凡身臨其間的,都為他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支短裙苗,每年3至6月份不結婚嫁女,但隨春暖花開季節(jié)的到來,蟬、鳥嘈林,這里的男女青年就互相邀約夜間串寨,借屋腳或谷倉邊幽會,更為世人矚目的是他們每年一度的“茅人節(jié)”。
“茅人節(jié)”是他們紀念祖先1包辦婚姻、追求幸福生活的最古老、最奇特的民族習俗之一。
相傳,遠古時候,這支短裙苗的祖先遭受異族驅逐,1逃到空伸、空烈一帶山坡上居住。為共同抵抗掠奪,他們結為兄弟,規(guī)定短裙苗之間不能通婚,像兄弟一樣團結和睦。因此這里的男青年娶媳婦和姑娘出閣都要找雷山、臺江等很遠的地方的人家,遠嫁他方的姑娘很難回家,短的三五年,長則八九年才能回家與父母兄妹團聚一次。每當春季,山巒翠綠、映山紅花盛開的時候,親人們思念遠嫁他鄉(xiāng)的女兒、姐妹時時淚眼漣漣。于是有人便到山坡頂上去插一排茅人,中間最高的象征大姐,兩邊的象征妹妹,當思念親人而又不能見面時,就爬上山頂去,看見茅人,同如看見自己的親人。從那以后,每年的農歷二至四月他們都要到山坡秀美的山頂上去插茅人,唱情歌,“茅人節(jié)”就由此而形成,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支短裙苗族男女青年相互通婚后,“茅人節(jié)”就演變?yōu)槟信嗄暾勄檎f愛,自由選擇如意對象的一種重要社交活動。
玩“茅人坡”是短裙苗的一種有趣的活動,更是青年人的一種主要的戀愛方式。這種活動,一般在農歷二至四月栽秧前進行。鶯 長的時節(jié),男青年選擇佳日上山用茅草和小樹桿扎成茅草人(草人要單不要雙),插在寨子附近的山坡頂上.姑娘們(已婚婦女亦可參加)高興地打扮起來,提個小籃子上山采蕨菜.小伙子們(已婚男子亦可參加)身背柴刀或斧頭上山砍柴,他(她)們在“茅人坡”相會后,便對歌取樂。唱歌,一般有“初相會”(即見面歌)、“贊美歌”、“盤查歌”、“思念歌”、“求愛歌”、“盟誓歌”、“送別歌”等。
相會后,男的便高興地先唱:
今日運氣好,
白云無雨既有風。
云會雨,雪會風,
河岸會江東。
蒜苔會蘿卜,
韭菜會青蔥。
孔雀會鳳凰,
鯉魚會金龍。
有緣千里來相會,
無緣對面不相逢。
女方接著回唱:
初初來:
銀蹄白馬會金街,
畫眉初會金雞伴,
山伯初會祝英臺。
溪會河、馬會鞍,
盤路會青山。
蜂子會芍藥,
蝴蝶會牡丹。
早知麗山有好伴,
包飯問路早來玩。
唱完初相會歌后,又唱夸獎歌和盤查歌,男的先唱:
會唱多,
唱得鸚鵡怕唱歌,
唱得干魚睜開眼,
唱得陽雀口難開,
唱得郎哥紅了臉,
干愿拜你為歌師。
接著又唱盤查歌:
妹歌多,
郎要問妹顛倒歌,
什么顛倒去砍樹,
什么顛倒去挖坡。
女方聽后,毫不遜色便立即回唱:
郎要盤問顛倒歌,
妹就答郎顛倒歌。
鋤頭顛倒去砍樹,
斧頭顛倒去挖坡。
他們就這樣,你唱我答,你盤我對,幽默而又風趣。當唱到情投意合后,男女青年便談情說愛,山坡上的茅草里,樹叢間,一對對互相對唱情歌。男的唱:
寨邊田最貴,寨腳田值錢,
有錢能買到,只要多加銀。
阿妹生最乖,手巧心又靈,
妹值千兩金,妹值萬兩銀。
妹呵,哥我窮又苦,
無石打巖鷹,成天在想妹,
想妹成雙對,如妹嫌棄哥,
只有陪老住,光棍過一生。
女的便接應,唱到:
仙女最漂亮,仙人最聰明。
那個敢算定,永活萬年青。
代代有能人,妹是窮家女,
妹是活路人,只要兩相好,
活路雙雙做,情投意更深。
哥呵,只要你不嫌,
妹愿陪著你,白頭過一生。
情歌越唱越熱烈,這寸整個“茅人坡”沉浸在歌的海洋里,歌聲時而豪邁奔放,回蕩山谷林叢,時而悠悠然然,飄揚空中云里,時而情意綿綿,如潺潺流水。他們就這樣盡情地歡歌取樂,越唱情意越深,如癡如醉。已婚成年人,通過對唱,加深友誼,化解昔日積怨舊恨,增進了團結。未婚青年,通過對唱物色各自的意中人。唱呀!玩呀,一直到晚霞灑向山崗,才依依不舍地互唱送別歌:
分別了,
我倆分別莫分心,
要學江河長流水,
莫學花兒一時香。
去了去了又轉來,
山伯難舍祝英臺。
鯉魚難舍灘頭水,
蜜蜂難舍桂花開。
次日,按約定好的時間和地點,又準時到坡上相聚,繼續(xù)談情說愛,談到情融意合時,便唱開了結伴歌:
畫眉借山來歇涼,鯉魚借水來歸塘。
哥不借妹錢和米,借妹把憑連心腸。
苦瓜連青藤,鷂子連山鷹,
蜂子連蝴蝶,哥妹要連心。
結伴要連情,感情好,
你我要連六十春,生生死死不分心。
結伴歌唱到熱潮時,意中人蘋果般的臉蛋上含羞飛霞,彼此互遞珍貴信物,雙雙離眾而去,在箐底林中輕言細語,歡度幸福時光。這種活動既原始又熱烈,既神秘又奔放、自由,充滿了浪漫的情調。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