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新富河下游,有兩塊形狀相同的石頭,人們都叫它“望夫石”,有一個動人的傳說。
很久以前,富河岸邊有一個秀才,叫趙忠。他的妻子叫金蓮,倆人十分恩愛。這一年,趙忠進京趕考,金蓮送了一程又一程,舍不得分開。送到十里長亭,趙忠勸妻兒老小轉回。金蓮說:“郎君早去早回,免得我在家掛念!眱扇藴I流滿面,在十里長亭分手。
三年后,趙忠中了狀元,回家來接妻子。他聽說妻子已跳進了富河,悲痛欲絕。他每日坐在河邊,一邊哭,一邊喊著妻子的名字。哭了七七四十九天,水面浮起了一塊石頭。趙忠喊一聲“我的妻!”石頭就應一聲“我的郎!”趙忠見石頭答應,也跳進了富河,變成了一塊石頭。這兩塊石頭,隨水漲而漲,水落而落,從來淹不了。人們又叫它“石浮”。
后來唐代詩人王建從這里路過,聽說了這件事,就寫下了一首《望夫石》:
望夫石,江悠悠,
化為石,不回頭!
山頭日月風復雨,
行人歸來石應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