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林葷油糕制作技藝,無錫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tǒng)技藝類項目。始于南宋岳家軍陳兵官林時“火頭軍”制作的“軍油糕”,撤軍時“火頭軍”將制作技藝授予官林糕坊。1850年太平軍萬余人途經官林時,官林街董吳萬興與永鑫和糕坊老板王小福以“軍油糕”慰勞太平軍。太平天國失敗后,清廷嚴查“軍油糕”勞軍之事。王小福臨終前將“軍油糕”制作技藝傳授給店內伙計束生川,為避嫌疑,將“軍油糕”改名“葷油糕”。自此葷油糕制作技藝在束氏家族中代代相傳。葷油糕選用優(yōu)質糯米、芝麻、桂花、太湖豬的板油。制作流程包括配料、拌料、壓坯、蒸燜、冷卻、切片等,延續(xù)至今基本未變。葷油糕口感香、甜、軟、酥,深受宜興百姓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