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場是苗族同胞認親家找配偶的社交文化活動,廣泛流傳于花溪區(qū)孟關(guān)、高坡、燕樓、湖潮等鄉(xiāng)鎮(zhèn)的苗族聚居地;ㄏ獏^(qū)位于貴陽市南郊,距貴陽17公里;ㄏ蚓车靥庂F州高原中部,苗嶺山脈中段。全境以丘陵為主,間有山丘、盆地、壩子、峽谷。花溪為多民族居住區(qū),居住著漢、苗、布依等民族,其中苗族人口占全區(qū)人口的18.63%。而區(qū)所轄的高坡為苗族自治鄉(xiāng),平均海拔1500米,最高海拔1712.1米,屬高寒山區(qū),氣候寒涼,濕潤,風大,多霧。
關(guān)于跳場的來歷,在苗族群眾中有一個傳說。古時候,苗族老人央洛種了三窩黃瓜,開了三朵花,結(jié)了三個瓜。一天,洛央老人外出,就叫大女兒古勒克和二女兒古勒高在家看守黃瓜。但她們卻把黃瓜偷吃了,洛央老人回家看到少了兩個黃瓜,就追問黃瓜被誰摘了。兩個女兒誰都不承認,洛央說,你們再不說我就詛咒偷黃瓜的人了,兩個女兒還是不承認。于是,洛央就咒罵“誰偷吃了我的黃瓜,就要被老虎咬”。他一咒罵完,兩個女兒很害怕,就立刻承認黃瓜是她們吃的。洛央老人說,“過橋轉(zhuǎn)得來,過話轉(zhuǎn)不來”(話已出口不能追回)。怎么辦呢?為了不讓兩個女兒被老虎吃掉,洛央老人在一個大塘中心建了一棟房子,要搭上木板才能進出。他叫兩個女兒住到里邊,自己仍然住在老房子。她的大女兒和苗族青年諾德冗相互愛慕,夜間常常幽會。為了能和自己的戀人幽會,諾德冗就對古勒克說,夜里你要是看到一盞燈和聽到鞋子發(fā)出的響聲,那就是我來了,你就搭上木板讓我進來;如果看到兩盞燈,又聽不到鞋子的響聲,那就是老虎,千萬不要搭木板。就在他們說話的時候,恰巧被老虎聽到。夜里,老虎蒙住一只眼睛,剩下的一只看上去就像一盞燈,老虎來到塘邊,用虎抓在地上敲打,模仿鞋子的響聲。這時古勒克正在期待著諾德冗的到來,就迫不及待的搭上木板。老虎就從木板上撲過去,把古勒克吃了。這時,諾德冗剛好來到塘邊,立即抽出腰刀,砍死了老虎。為古勒克報了仇,救了古勒高;氐郊液螅Z德冗由于過度傷心,整整睡了十余天。古勒克遇害的第二天,洛央老人來看女兒,在塘邊看到人血,知道出事了,急忙趕到塘中心,只見到傷心的古勒高一個人,古勒高將所發(fā)生的一切告訴洛央,老人非常后悔當初不該咒罵。當他看到諾德冗掉在地上的刀殼,不知道是誰來看望古勒克,殺死老虎救了古勒高,老人心里非常感激這個人青年。于是,洛央老人決定找到這個青年,并把小女兒相配給他,以報答他。為完成這個心愿,老人請所有的苗族青年來吹蘆笙,跳舞。并請他們拿出各自的腰刀來試刀殼,可就是沒有一把合適的。最后,老人和青年們商量,決定用清點人的方法來查找,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青年諾德冗沒有來,就派人去請他。經(jīng)過三次邀請,才把諾德冗請來。諾德冗拿著腰刀和蘆笙來到場上,老人請他試刀殼,大小剛好合適,老人高興地把小女古勒高兒許配給諾德冗,古勒高臉上也洋溢著笑容。見到老人和青年們臉上的笑容,諾德冗捧起蘆笙吹奏起來,青年們也跟著吹奏起優(yōu)美的音樂。大家在場上盡情的吹著跳著,自此以后苗族群眾興起了跳場,以后年復(fù)一年的跳,一直延續(xù)至今。
每年正月初九,當?shù)丶爸苓叺拿缱迦罕姸忌碇⒀b,帶著蘆笙,從四面八方匯集到這里,參加一年一度的跳場活動。跳場,分踩場,跳場,掃場三個部分。踩場是整個活動中內(nèi)容豐富、項目繁多、時間最長的部分。按古老習俗,在跳場活動開始前,由一為年長的苗族老人舉行莊重的的踩場祭祀儀式。在場中栽一棵常青樹,稱為花樹,樹上懸掛著寫有“風調(diào)雨順,國泰民安”的紅綢,花樹旁插上一面彩旗。接著是祭場,由場主在花樹下焚香秉燭,敬獻供品,口中念念有詞,祈求來年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生活安寧。對于老年人來說,跳場活動的意義就在這里。接著鳴炮三響后,由場主帶領(lǐng)苗族青年圍著花樹吹奏傳統(tǒng)的《開天辟地》和《諾德冗之歌》。早已等候在場上的苗族青年男女隨著蘆笙的節(jié)奏,圍著花樹和彩旗轉(zhuǎn)圈,稱之為踩場,也是跳場活動的開場儀式,接著是跳場,苗族青年后生手捧披紅掛彩的蘆笙,吹奏熱情奔放、優(yōu)美動聽的曲調(diào);苗族姑娘穿著美麗的服裝,戴著心愛的首飾,隨著蘆笙旋律翩翩起舞。在跳場過程中,一般多是有目的進行,盡管大家都互不相識,只要有男青年吹蘆笙于前,必有女青年在后起舞。在跳場活動中有不少傳統(tǒng)規(guī)矩,這些傳統(tǒng)規(guī)矩不是場主宣布或行文公布,而是由歷代苗族長者在教育子女時代代相傳至今。如已婚男女不的得下場參加跳場,違者將被罰跪花樹下。苗族青年都嚴守規(guī)矩,至今未有人被罰跪花樹下的事件。因此,跳場就成為苗族男女青年開展社交、相互了解、加深友誼、尋求愛情的好機會。跳場活動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掃場。儀式較為簡單,人們知道一年一度的跳場活動即將結(jié)束,只有等來年再相聚了。因此,后生們的蘆笙吹得更加響亮,姑娘們的舞姿更加灑脫。這時場主站在場中高聲宣布,今年跳場到此結(jié)束,希望大家回去搞好生產(chǎn),力爭豐收,明年正月再來跳場。接著,放倒花樹,鳴放鞭炮,這樣一年一度的跳場就結(jié)束了。
跳場,作為苗族的慶典活動,有效的把苗族中各個不同的分支聯(lián)系起來,不僅作為單純的娛樂慶典,更重要的是成為苗族之間維持感情關(guān)系的紐帶同樣,它也是年輕的苗族小伙子向苗族姑娘求愛的好機會。同時它還具有紀念祖先,追憶故土,增強民族內(nèi)部凝聚力,傳承本民族文化,研究花溪苗族歷史的功能。近年來隨著大眾傳媒的普及,文化生活的改變,新潮娛樂方式的沖擊,使“跳場”這種民間活動逐漸衰退。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