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鄉(xiāng)村的壯族人民善于用樹枝作為“隱語”,表達某種意思。這些“隱語”約定俗成,眾人皆知,心領(lǐng)神會,共同遵守。
誰家的嬰孩順利出生,家人便歡天喜地地在前門顯眼的地方,掛上一枝橘子葉或柚子葉。意在鄭重對外宣布:我家有嬰孩安全降落人間。
是掛橘子的樹枝,還是掛柚子樹枝,得視男女而定。生男嬰的掛柚子樹枝,生女嬰的掛橘子樹枝。生男嬰掛在大門的左邊,生女嬰掛在大門的右邊。壯胞喜歡吉利,柚樹和橘樹都是常綠喬木,而且花果皮葉都有濃郁的芳香,人們認為可用其來避邪瘴,以保平安。他們希望小孩的生命如橘般常綠,生活似柚般芳香。
在農(nóng)村,農(nóng)民把田地耕理好后,便在田的中央插一枝新鮮的樹枝,向人們“告示”:田已整好,有待播種,人畜不能入內(nèi)踐踏。青年男女約會趕圩,先走的人便在叉路口旁擺放一枝新鮮的樹枝,說明“我已走了”。
在鄉(xiāng)村的道路上,如看見一堆新鮮的牛糞上,插有一根樹枝,即說明這堆牛糞已有主,不可擅動。
菖蒲,又名“水劍草”,是中草藥,芳香開竅,和中辟濁。菖蒲根莖可提煉芳香油,具有提神、通竅、殺菌等功能。由此,菖蒲被視為避邪之物,每逢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人們便要把菖蒲懸掛于門梁或插于門旁,用以驅(qū)除邪氣。
三月初三,掃墓歸來,人們也有把楓樹葉懸掛在門旁,以驅(qū)除山嵐瘴氣的習(xí)俗。 (梁福昌)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