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三十晚上,人們習(xí)慣稱為除夕,是舊歲至此而除,新歲即將來臨之意。
除夕之夜,燈火通明,全家人圍爐夜話,通宵不眠,名為“守歲”。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一直吃到夜里。守歲的習(xí)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在民間,守歲具有濃厚的民族色彩,長輩往往講故事,說笑話,給孩子猜謎語,以便守歲時驅(qū)逐睡魔。
關(guān)于守歲,有這樣一個民間傳說:在民間,有這樣的傳說:很久以前,老天爺為了使天下老百姓過上好曰子。每逢大年三十晚上,就把天門打開,把庫里的金銀財寶撒往人間。到了那個時辰,遍地金銀。連磚頭、石頭都變成了金銀,人們把拾到的金銀一定得放屋里,等天亮才能開門,誰也不能貪心。李家有兄弟倆,老大叫狗崽,愛財如命;0叫牛實,善良忠誠。這年年三十晚上弟兄倆都坐在屋子里等待天門開。等啊,等啊,天門老是不開,狗崽想,我得想個法,等天門一開就能不費力地多弄點金銀,于是,他將一大堆大石頭,大石磨等都弄到自己門口,準(zhǔn)備天門一開就把這些東西搬進屋里。牛實卻一動不動地坐著,望著蠟燭,耐心地等待。三更時,天門開了,院子里的磚頭、石頭果然都變成了金銀,他們把金銀搬進屋內(nèi),關(guān)上房門。狗崽,他等待天明,天卻老不明,于是便開門出一去看天,竟忘了“不到天亮不開門”的規(guī)矩等他回到屋里時,他發(fā)現(xiàn)所有的金銀又都變成了石頭。而牛實直到天大亮子才打開房門,他最終得到了許多金銀。
后來,老天爺發(fā)現(xiàn)象狗崽這樣貪財如命的人越來越多,一生氣就再也不開天門了。但人們?yōu)榱讼M苓^上幸福富裕的生活,年三十這天晚上總是全家團聚在一起,點上蠟燭,守到天亮。就這樣,慢慢形成了“除夕守歲”的風(fēng)俗。這種風(fēng)俗一直傳到現(xiàn)在。
靖西壯族人民守歲叫“丁雞”,就是等待雞啼。他們認(rèn)為,除夕夜晚先聽到雞啼就大吉大利;若先聽到狗吠,意味著當(dāng)年強盜多;如果先聽到小孩哭聲,當(dāng)年就會有許多小孩夭折。因此人們總是千方百計地讓雞早鳴,以求平安吉利。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