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香,別名:牙香樹、女兒香,為瑞香科沉香屬喬木,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常綠喬木,是在中國樹木中唯一以東莞地方命名的樹木。歷史悠久,宋朝已普遍種植,歷來是東莞的地方特產,大嶺山、寮步等鎮(zhèn)是主要產地,特別是大嶺山鎮(zhèn)明代以前已廣泛種植,以雞翅嶺、龍崗,馬蹄崗、金桔、大沙、梅林、百花洞一帶較為知名。大沙、大朗、寮步、茶山等圩市為主要集散地,以寮步的香市最著名。莞香樹是一種著名的經濟植物,其含有香脂的木部就是著名的中藥沉香,富集香脂的沉香呈黑褐色,堅實而重,入水即沉,這就是莞香樹又稱沉香樹的緣故。莞香的樹皮色白質細,纖維柔韌,自古以來便是制造高級紙張的原料,用莞香樹作原料制成的紙統(tǒng)稱蜜香紙、香皮紙。
明朝至清朝中葉,莞香都是寮步甚至東莞的一大名產,莞香業(yè)是當時的重要經濟支柱。明清時期,寮步水路發(fā)達,莞香在寮步成行成市,往來選購的人非常之多,名震一時。莞香的種植和加工促進了莞香貿易的形成,香市全盛時期,各方商販集聚寮步,市場內人聲鼎沸,每年收入白銀數十萬兩,是當時四大名市中最興旺的一個。
莞香雖然有悠久和輝煌的歷史,但在解放后的二、三十年,工業(yè)不發(fā)達的時代,莞香是生產香料的主要原料,由于濫砍濫伐,曾經滿山披綠,作為一方特產的莞香樹木寥寥無幾,瀕于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