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砂器制作技藝是指山西平定砂器藝人采用當?shù)靥赜械膬?yōu)質(zhì)粘土,經(jīng)調(diào)泥、成型、上釉、晾干、窯燒、熏制等多道工序燒制砂器的社會實踐。采用這種技藝制作而成的平定砂器素有“燒飯不變色、煎藥不變性、燉肉不變味、煮水無水垢”四大特點,平定砂器耐酸、耐堿、透氣性好,實用美觀,千百年來,在平定及周邊地區(qū)流傳。
平定砂器制作技藝歷史悠久,早在秦代就已有生產(chǎn)。據(jù)1972年平定縣東關古窯層塌土0 土的砂器碎片粘合復原的砂燈、砂鼎考證,“屬秦代生產(chǎn)的平定砂貨”(《考古與文物》);到明清時期,平定砂器已聞名遐邇,與宜興紫砂陶、廣東砂煲齊名,史稱“三鼎甲”!短旃ら_物》的《陶埏篇》里就有:“凡白土日堊土,為陶家精美器用。中國出惟五、六處:北則真定定州、平?jīng)鋈A亭、太原平定、開封禹州......”;乾隆版《平定州志?物產(chǎn)》載:“砂產(chǎn)州北山中。砂色白,俗稱干子。村民陶為器皿,貨之他方。京師呼為砂吊子者,即州產(chǎn)也”;平定北莊村一通清乾隆21年(1756)的石碑,碑文也明確記載著當?shù)亍案諡闃I(yè)”的歷史。
平定砂器制作技藝十分講究。從選料到成品熏釉,各道工序都有手藝技巧。如粘土要采用距煤層20米處青坩、鋁礬土和15米處粘坩,再經(jīng)一年以上風化陳腐才能使用;篩土要經(jīng)過除鐵;踩泥要用光腳,以增加粘性和韌性;煅燒最為講究,一般采用“豎穴窯”,燃料層次和坯子的位置要恰到好處,更關鍵的是火候的掌握;熏釉也叫滲碳還原,其訣竅是動作麻利精準。關于平定砂器制作,業(yè)內(nèi)流傳著“一坩二壓三篩土,四踩五捏六入爐,七煽八杈九熏烤,十分質(zhì)量窯頭傳”的口訣。一直以來,平定砂器從農(nóng)具、燈具、炊具等方面,可謂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鉛鎘重金屬溶出物,無污染,其特殊的文化情調(diào)和實用功能,彰顯出其綠色環(huán)保和古樸厚重的文化魅力。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