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傳統(tǒng)插花藝術具有典型的東方特征,插花作品被視為一個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工具簡單,主要包括花、容器和花插,以各類鮮花做為主要素材,利用劍山和撒等花插,固定在瓶、盤、碗、缸、筒、籃六大花器內,造化天地無窮奧妙,其表現方式頗為雅致,藝術性強,令人愛不釋手。傳統(tǒng)插花通過對花材形態(tài)特征、生態(tài)習性的觀察與感受,萃取精華,傾注情感,采用比興手法,運用花材的寓意和象征性或諧音、諧意等,借以表達作品的主題內涵與神韻意趣,以有限的形象表達無窮的景外之景、弦外之音,充分表現了構思上豐富的思想文化內涵與深邃的意境之美,這種運用詩的意境、畫的構圖的創(chuàng)作手法,大大增強了作品含蓄而又回味無窮的藝術魅力與雅俗共賞的多樣性,從而形成了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與特點。
傳統(tǒng)插花藝術按不同角度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理念花,花型以瓶插花為主,宋代興起將儒、道、佛三者結合,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哲理思想,將花人格化,影射人格、哲理。二是心象花,造型不固定,花材隨意性頗大,心象花盛行于元代,插花有禪悟之意,頗具抽象之藝術美。三是自由花,花型雖無定型,自由發(fā)揮但布局卻講求章法,花材廣泛,重天然意趣與韻味,簡潔飄逸、清雅脫俗。四是寫景花,寫景花源自盆景栽植。多為淺盆插作,花型多為直立或并列,盛行于清代。五是籃花,用編織的籃子作容器來插花,在中國古代十分流行,籃花造型自由、花型多變,花材既可用格調高韻的梅、蘭、菊、竹等,也可用時令性強的季節(jié)花,還可加入些蔬果藥材,現代籃花更成為禮儀用花。
信息來源:寧波市文化館(寧波市展覽館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