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叫化雞制作技藝
王四酒家座落于常熟興福街358號,是江蘇餐飲名店和中華餐飲名店,商務(wù)部評定的首批“中華老字號”企業(yè)。
王四酒家始創(chuàng)于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創(chuàng)始人王祖康,當年在常熟虞山興福寺附近以家屋茅棚為店,以田間蔬菜、山間野味、河塘魚蝦以及家養(yǎng)的雞鴨為原料,烹制富有特色的農(nóng)家菜饗客。其時,相傳常熟虞山之麓有一乞丐(吳語“叫化子”),偶得一雞,卻苦無炊具,欲食難烹,遂將雞粗粗加工,連毛涂上山泥,置火堆中煨烤至熟,去泥殼而食之,香酥鮮美,不同尋常,“叫化雞”由此得名。王祖康據(jù)此傳說,仿以泥烤,加以調(diào)料,幾經(jīng)試驗,研發(fā)出獨門秘制的叫化雞,一時間小店食客盈門,聲譽鵲起。民國九年(1920年)王祖康去世,次子王渭璋繼承父業(yè),并以父親排行將小店命名為“王四酒家”。1928年,王四酒家在原址附近破土興建了一幢二層樓房作為新店,老店改為釀酒作坊。1939年王渭璋病逝后,由其妻王邵氏(邵銀寶)和其弟王元璋叔嫂共承遺業(yè)掌管經(jīng)營。1947年10月19日,宋慶齡、宋美齡等一行專程至常熟興福寺游覽,午餐由王四酒家承辦,主菜就用了“叫化雞”。當時各報撰文報道,引為盛事。從此,王四酒家成為業(yè)中翹楚。1982年,王四酒家建造了寬敞雅致的新樓。2003年,又進行改擴建工程,總投資3800萬元,建筑面積7500平方米,百年老店舊貌換新顏。
王四酒家以“油雞白酒、山肴野蔌”的傳統(tǒng)特色菜肴為主。招牌菜即“王四叫花雞”。叫化雞,又名黃泥煨雞。虞山地產(chǎn)的三黃雞頭小體大,黃嘴、黃腳、黃毛。肥壯細嫩的三黃母雞,是常熟王四酒家制作叫花雞的不二選擇。將雞活殺去毛,翅下開一小洞去除肚雜,倒掛吹干,瀝凈水份,用菜油、料酒、精鹽、蔥姜腌漬。再將香菇、火腿、鮮肉和干貝、開洋、冬筍丁均勻地從雞翅下開的小洞填入雞肚內(nèi)。用雞頭把小洞堵住,拌以丁香等天然香料粉,鋪以荷葉做底,放上高溫紙,再攤開新鮮的小荷葉,放置姜片、蔥段,置雞于上,緊包雞身,用細草繩捆扎呈枕形,然后用泥糊作繭狀,用松木煨烘。因為在烹調(diào)過程中密封性好,傳熱慢,成品雞原形完整。食用時敲開泥殼,荷葉隨殼脫落。熱氣升騰中,松枝、丁香和荷葉飄散出誘人的清香。趁熱在色澤棕紅、油潤光亮的叫化雞上淋入香麻油,配以蔥白,佐以密制蘸醬,但覺入口酥爛肥嫩,風(fēng)味獨特。
每當人們步入古色古香的王四酒家,叫化雞奇異的香味便會撲鼻而來,令人陶醉其中。食客在吃叫化雞前,先敲敲裹在外面的泥巴,敲一下寓意身體健康;敲兩下表示家庭和睦;敲三下企盼財運亨通。在王四酒家典雅溫馨的氛圍里,人們寄托著美好的愿望和無盡的祝福。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