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縣北許村鑼鼓制造的歷史悠久。據(jù)傳,三國時期魏將許褚曾駐扎此地,用敲鑼擊鼓以壯軍威,為當?shù)亓粝妈尮闹圃斓膫鹘y(tǒng)!断辶昕h志》載:“北許世以造響銅樂器為業(yè),莊人多明七音者!北痹S鑼鼓制造技藝按父傳子,師傳徒兩種方式,一直傳承至今,已傳300多代,千余年的歷史。
北許村制鑼工藝是將原材料按比例進行配比,熔煉制坯,然后再經(jīng)過反復鍛造和蘸火、銑鏃、定音等道工序完成,其中,定音是個技術活,全憑師傅的經(jīng)驗掌握。鼓的制作工藝有選料、分解、定型、粘接、拋光、蒙皮、打坯、上漆8個環(huán)節(jié)。每道工藝精雕細刻、精益求精,特別是踩鼓技藝必須手腦并用,否則鼓面永遠繃不緊。
北許村鑼鼓制造工藝復雜,尤其是千錘打鑼、一錘定音的高超技藝,體現(xiàn)了人們對音樂藝術的獨特感知和理解,更是當?shù)厥来そ车闹腔劢Y晶。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