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陽位于陽城縣縣城以東獲澤河中游西岸,背靠大紅溝山,山間儲藏著大量黑坩和紅土,為砂鍋燒鑄創(chuàng)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安陽砂鍋的生產(chǎn)歷史已無從查考,據(jù)老人回憶,遠在明清時期,南安陽村就已生產(chǎn)砂鍋,民國時期僅安陽村就有5張爐供生產(chǎn),最高產(chǎn)量達年產(chǎn)75000余套。
南安陽砂鍋的主要原料為黑坩,俗稱拌,輔助原料為紅土,俗稱藥土,通過配料、燜料、碾碎、過篩、拌泥、上模、上釉、入爐等工序加工而成。生產(chǎn)工具主要有漏鏟、泥棒槌、打鍋板、摞鍋刀、鍋模等。安陽砂鍋按形狀與用途又分為平底、圓腳、扁腳等7種類型,不同類型的砂鍋又分幾種不同的口徑,大至2尺余,小至4寸,大小相套,包裝運輸。根據(jù)市場需求,安陽砂鍋又增加了火鍋、套鍋、蒸鍋、發(fā)芽鍋等系列品種。陽城安陽砂鍋輕巧方便,不費火,不走味,燉肉煮粥,味香可口。同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鐵、鋁或其他制品的餐具相比,砂鍋的獨到之處,是其他用品所替代不了的。
陽城“安陽砂鍋”制作技藝是祖先數(shù)百年來傳承下來的砂鍋手工燒鑄方法,它為了解當?shù)氐刭|(zhì)、物候、民俗、歷史等方面提供了鮮活的資料,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