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陶是指將陶胎燒成之后在其表面進行彩繪的陶器,又稱燒后彩繪陶。
新絳縣彩繪陶工藝品取材汾河灘地的澄泥,生產(chǎn)以手工為主,從采回原料到最后變成藝術(shù)品,周期長而且成品率不高,其八大工藝是選料、配泥、揉泥、拉坯、整形、晾干、燒制、繪彩,還要經(jīng)過二十道工序進行打磨、上彩。彩繪仿古陶器制作過程中所用的主要工具有配泥用的棒、槌、篩、羅、甕、轉(zhuǎn)盤等;整型用的各種模具,幾十種雕刻刀具等。彩繪陶品種約有400余種,大致分為:動物類,包括十二屬相,神話傳說中的各種飛禽走獸;人物類,各方神祗、歷代君臣、凡夫俗子、三教九流等;器具類,古代鼎、壺、簋、舟、匜、奩、鑒、罐、方瓶、鵝瓶、蒜頭瓶等;磚雕類,三星高照、招財進寶、各路神靈等;三彩類,各種魚缸、佛塔等,另外還有漆器、生活生產(chǎn)用品、裝飾品、各類仿古工藝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