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齏是寧波的傳統(tǒng)菜肴,它的特色是味美價廉。任何家庭都離不開咸齏,它不僅可以與其他食物一起做成美味菜肴,也可以單吃、無論生吃熟吃都能吃出味道來。所以流傳著“家有咸齏不吃淡飯”、“三天不吃咸齏湯,腳骨有點酸汪汪”等諺語。寧波咸齏以邱隘為最,最先由外地引進雪里蕻腌制而成,有200多年歷史。但寧波種雪里蕻菜的歷史有記可查,明末屠本俊抽著的《野菜集》對雪里壅(蕻)描寫得性形皆實。可見境內(nèi)腌制雪里蕻的歷史須遠遠提前到500年前。邱隘的咸齏之所以特別好吃,一是那兒土質(zhì)特別,雪菜含有特殊元素;二是加工技藝中含有特殊技巧及配方,口感微酸,鮮味足,不同一般。
制作技藝如下:
一、裝缸。七石缸(0.48立方米)洗凈,放在室內(nèi)避光處,百分之三十埋
入地下;
二、裝菜。鮮雪菜去除黃葉,削除菜根,攤曬3――4小時,冷卻后裝入缸內(nèi)。每缸裝菜量約500公斤,計10――13層;
三、放鹽。裝一層菜撒二次鹽,底層用量約2公斤,中層每層撒鹽5公斤,上層撒鹽4公斤,封口鹽以蓋遍菜葉為度。
四、踩踏。踩踏者始終在缸內(nèi)作“圓周運動”,把撒上鹽的雪菜踩扁踏實,踩好四周,再踩中央,以出鹵為度。
五、用尼龍薄膜封上缸面,要盡量減少缸內(nèi)空氣,免其發(fā)酵,再封上黃泥。
信息來源:寧波市文化館(寧波市展覽館寧波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