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梅妃傳說源于唐代《梅妃傳》、五代《開元天寶遺事》,后演化為小說、戲曲等,這些再創(chuàng)作的藝術形式又再度賦予江梅妃以傳奇色彩。
江梅妃,福建莆田江東人,唐明皇妃子,人稱江東妃。唐代《梅妃傳》記載,江梅妃生于唐開元十一年(723),姓江名采蘋。自幼聰穎,14歲即能吟詩作賦,自比謝道韞,曾作《蕭蘭》《梨園》《梅花》等七賦,遠近傳播,名聲大振。唐開元二十六年(738),16歲時因才貌雙全、知書達理,被選入宮,深受唐玄宗寵愛,因酷愛梅花,故封為梅妃。后楊太真入宮,妒梅妃,迫使其往上陽東宮。明皇甚念,適夷使貢珍珠,皇上以一斛賜之,妃不受,賦詩謝絕。唐天寶十五年(756),安祿山兵變長安,唐玄宗西蜀避難,楊貴妃命喪馬嵬坡。江梅妃不愿棄國逃避,不屈亂賊,舍身殉國,終年34歲。
江梅妃雖年幼進宮,卻在莆田留下了極深的淵源。如“御封莆田諸女盡封孺人,于歸俱賜鑾駕”,“賞賜梨園戲,從此莆田才有地方戲,今為莆仙戲”,以及莆田民居建筑有宮廷脊頭翹起建筑風格,為“妃子脊頭”翹起等,還有莆田廣為流傳的有關的梅妃風物和故事,如“梅妃原是牧鵝女”,“神奇抬頭石”和“田公元帥與鎮(zhèn)鼓石獅”等等。
江梅妃傳說家喻戶曉,同時也被創(chuàng)作衍生出許多戲曲影視作品,如戲曲類主要有:明代吳世美雜劇《驚鴻記》,明代莆仙戲《江梅妃》,清代洪昇著《長生殿》,近代京劇《梅妃》(程硯秋主演),現(xiàn)代莆仙戲《玉笛梅魂》等;影視類有《戲緣》《莆仙行》《尋找梅妃》等,影響大,流傳廣。江梅妃傳說是中國民間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
梅妃江采萍(710年-756年),別名江妃、江東妃、梅精,唐玄宗早期寵妃,帝王后妃八大才女之一。梅妃擅長詩賦、樂器、歌舞,著有《謝賜珍珠》《樓東賦》等,是一位才貌雙全的女子。《驚鴻舞》乃唐玄宗梅妃的成名舞蹈,已失傳,在當時廣為流傳。安史之亂時,唐玄宗落逃未帶上困于冷宮的梅妃,梅妃白綾裹身投井自盡。 人物生平 身世背景 江采萍,號梅妃,生長在懸壺濟世的醫(yī)道世家,家中富貴。父親江仲遜......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