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在黃岡通往浮山的官道旁,有個小有名氣的集市——安民圩。安民圩是專賣豬仔的市場,每逢圩日,來自閩粵邊四鄉(xiāng)六里買賣豬仔的農民,匯集圩里,喊買叫賣,熙熙攘攘,從早到午,熱鬧非常。
有一圩日,某鄉(xiāng)農民劉大豬、李自發(fā)、張阿溜三人,挑著豬仔,結伴同行,一路上有說有笑,議論豬市行情。將到圩場,看看日色尚早,就在一棵大榕樹下歇息。劉大豬真像一頭貪睡的大豬,解下腰間浴布披到地上便躺下,不一會便呼嚕呼嚕地入夢鄉(xiāng)了。李自發(fā)和張阿溜則談天說地,“從暹邏到豬槽”,拉扯到說上吊自盡不知是什么滋味,相約試試看,但誰都不愿意先吊。一陣爭議之后,捻草抽簽,李自發(fā)抽中簽先上吊。他心里七上八下,解下豬籠繩打個活結圈拴在樹丫上,將阿溜兩個豬仔籠疊在一起墊腳,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吩咐說:“我若叫嚷,你馬上抱起我,幫我解開繩子。”阿溜答應。
當李自發(fā)套上繩子,身子晃動,雙腳一蹬,踢翻豬籠,豬仔吱吱四處亂跑。這下阿溜慌了神,急忙到處追逐抓豬仔,等到找齊豬仔回來,才猛然想起樹上的李自發(fā)。待他手忙腳亂地放下人來,李已經死了再也救不回。一場不該發(fā)生的命案震驚了附近村落民眾,而張大豬卻熟睡得鼾聲大作呢!
此后,“安民擔豬仔”成為俗語流傳下來。這句俗語原是指責無聊的玩命游戲,后來轉化成為嘲笑某些蠢頭愚腦、吃飽飯睡大覺的人的口頭禪。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