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器鍛制技藝,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
固城鎮(zhèn)打鐵技藝始于明清時期,目前由第四代傳承人孔德順掌握、傳承。目前主要分布于固城鎮(zhèn)固城村限馬宕自然村。固城村良田豐碩,農民們世代以農耕為生,對鐵農具的需求量比較大。固城打鐵技藝,主要使用鐵坯或制品等材料,以及爐子、尊頭、板跳拳等工具,將鐵坯放在爐子里煅燒,再拿出放在尊頭上,由兩個人面對面,配合用錘根據自己需要的品種,有目的敲打成形,自七十年代有電動跳板拳后,主要傳承人孔德順一個人也能完成整個工藝品。
打鐵時,根據需要燒制的不同器具選擇不同鐵塊,燒制刀具類,首先要在鐵塊上豁一個口子,插入鋼片,用1000度高溫燒制,使得鋼片與鐵塊融為一體,接著用砂輪機打磨第一遍初稿,在用300度高溫燒制,后使用打鐵機敲打刀具,力求將刀片打平打直,冷卻片刻用砂輪機打磨第二遍,力求厚度均勻,最后手工敲打,做最后調整,沾水冷卻。由于不同種類的鋼有不同燒制方法,需要對燒制溫度的把握拿捏準確,而孔德順掌握對溫度的把握十分到位,他的打鐵技藝具有重要價值。
信息來源: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