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江苗族刺繡是苗族刺繡中最具典型意義的民間藝術品之一,主要分布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臺江縣的施洞鎮(zhèn)。
臺江的苗族刺繡是苗族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圖案紋飾所蘊含的文化內涵折射出苗族屢經遷徙的歷史變遷過程。根據其內容和樣式可將服飾劃分為方你型、方糾型、方南型、方翁型、方白型、方秀型、翁芒型和后哨型等九種類型,堪稱“無字史”,是族群識別的標志和符號。服飾的精美造型、精湛工藝、色彩搭配是衡量苗族婦女聰明才智的標準。苗族姑娘未出嫁前,都要親手繡作一套嫁妝,從開始到完成一般要三至五年,只有心靈手巧的苗族姑娘才能博得人們的贊許、愛慕和追求。
臺江苗族刺繡的畫面豐富,常見的題材有造型獨特的飛禽走獸、花鳥魚蟲等,以龍、魚、蝴蝶、蜈蚣、蝙蝠等的圖案使用最為廣泛。所采用的針法有平繡、皺繡、纏繡、疊繡、鎖繡、堆繡、辨繡、錫繡、數紗繡、破線繡、打籽繡、馬尾繡、訂線繡等。用色和諧文靜,行針平均熨帖,具有色彩艷麗、形象逼真、層次分明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