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武肅王錢镠三十二代孫、安徽廣德人錢文選纂修《錢氏家乘》,根據先祖武肅王八訓和遺訓總結歸納了錢氏家訓,共635字,以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德理想為據,內容涵蓋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四個方面,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yè)的思想行為做了全面的規(guī)范和教誨。
流傳至今的錢氏家規(guī),由“武肅王八訓”“武肅王遺訓”及《錢氏家訓》組成。而現在半文半白版的《錢氏家訓》,是清末舉人錢文選整理的。
《錢氏家訓》雖然只有區(qū)區(qū)六百多字,但對后世子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含義博大精深,堪稱治家寶典,也是“道德傳家”的典范。
2013年,“錢氏家訓及其家教傳承”被上海市政府列入第四批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21年,規(guī)約習俗(錢氏家訓家教)被國務院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