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田洋湖茶山老龍是象山歷史最悠久的龍舞之一,流布于象山縣定塘鎮(zhèn)田洋湖村,在定塘鎮(zhèn)、曉塘鄉(xiāng)、新橋鎮(zhèn)一帶較為著名,在全縣具有較大影響力。
田洋湖茶山老龍創(chuàng)立年代無法考證。在清光緒年間(1904年)舉行了規(guī)模盛大的請龍活動。1906年胡善德老人組織村民胡善標(biāo)、胡家存、葉從狗重組龍舞隊,稱“田洋湖茶山老龍”,每逢正月到各村各岙舞龍。
田洋湖茶山老龍長51.8米,寬0.5米,是象山最長、最大的龍。老龍造型古樸雄健,龍身用金黃色的布幔制成,裝點天藍(lán)色龍鱗,龍頭用鐵絲、竹絲折成,栩栩如生。田洋湖茶山老龍出龍和收龍都有嚴(yán)格的程序和隆重的儀式。出發(fā)時先由隊旗、龍旗、彩旗、牌燈、散燈高照引路,后有荷花燈、猴燈、鯉魚燈、鯧魚燈、稻蟹燈相伴。舞龍時龍頭緊貼龍珠,龍身隨著龍頭蜿蜒起伏,不停地盤、游、翻、滾、穿、騰、纏、戲,表演“過龍門”、“跳龍門”、“串梅花陣”、“盤四門”、“結(jié)頂”等內(nèi)容。龍舞樂隊由大鑼、小鑼、鈸、鼓、長號等樂器組成,伴奏樂曲為世代相傳的“鑼鼓經(jīng)”。舞龍隊員著紅色頭巾、黃色對襟衣衫、青色布鞋,整個舞龍隊色彩靚麗、大氣、熱烈,視覺沖擊力強(qiáng)。
田洋湖茶山老龍于文革時停止,改革開放后恢復(fù),F(xiàn)田洋湖茶山老龍每年從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開始到各村各岙舞龍,直至月底結(jié)束,并時常參加中國(象山)開漁節(jié)、石浦三月三踏沙灘、大塘紅廟廟會等民俗活動的文藝表演。
信息來源:寧波市文化館(寧波市展覽館寧波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hù)中心)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