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客家酸酒鴨制作技藝(第三批省級)
具有食用、藥用、瘦身、可預(yù)防常見疾病價值、定南客家“第一菜”美譽的“定南客家酸酒鴨”(又名酸辣鴨),其制作技藝在定南縣域內(nèi)傳承了800多年歷史,成為了定南客家民間手工技藝的一枝獨秀。
定南客家酸酒鴨的制作技藝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選取當(dāng)?shù)仫曫B(yǎng)的瘦肉型菜鴨,殺后凈毛清膛洗凈;2、將鴨放入鍋里煮熟,但不得蒸煮太久,以保其色、香、味俱全;3、起鍋后,將熟鴨切成塊狀,擺放于盤中;4、將準備好的姜末、辣椒末、蒜末、食鹽和當(dāng)?shù)厥a(chǎn)的純正糯米酸酒等佐料放之碗中(俗稱酸辣碗)攪拌均勻,隨鴨肉一并上席;5、吃法:可將鴨肉粘佐料吃,也可把佐料倒入盤中拌于鴨肉吃。若能與灰水粄、鴨蛋湯皮骨等定南客家堿性糕點同時食用味道更佳。
早在南宋時期,定南客家人就有吃“酸酒鴨”的習(xí)慣,它以其獨特的酸辣口味、重要的歷史、藥用、疾病預(yù)防和保健價值等特征伴隨定南客家祖祖輩輩傳承至今,早已成了定南民間習(xí)俗。該制作工藝現(xiàn)也早已普及千家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