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音樂是一種富有鮮明風格特點的民族音樂,它與歌詞及演唱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其旋律、節(jié)奏、調式、歌唱、歌詞、襯詞等是由地理環(huán)境、社會生產、民風民俗、宗教信仰等因素所決定,并體現(xiàn)出土家族獨特的音樂風格。由此,筆者以為,土家族山歌作為土家族民間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搜集、保存并作進一步研究的必要。
土家族音樂藝術風格是指土家族音樂藝術從各個樂種的音樂旋律、節(jié)奏、演唱、表演中所體現(xiàn)的粗獷豪放、雄偉壯麗、肅穆凝重、慷慨悲歌、古樸嚴謹、歡快跳躍、風趣詼諧、抒情優(yōu)美等的音樂個性,在內容與形式上的高度統(tǒng)一中所表現(xiàn)出的具有共同性的、相對穩(wěn)定性的藝術特色。它是土家族風土人情、禮儀習俗、民風、民族風格的展現(xiàn),是土家族音樂藝術之生命。風格作為土家族音樂藝術中所體現(xiàn)的審美范疇,是從音樂藝術整體上所呈現(xiàn)出具有代表性的特點而被人們感知的,是土家人民在歌唱其民歌的主觀心態(tài)特征和表現(xiàn)其音樂內容與形式的物質外殼的特征相統(tǒng)一而形成的難以說明卻又能感受的藝術特質。作為一個民族的音樂藝術,其特質是在歷史的發(fā)展中,在土家族群居的社會群體中逐漸形成的。
在土家族山歌中,一定特點的音調的成音與該地的語音音調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但要真正體現(xiàn)審美意義上音樂風格的能力卻是語言所不能及的。如土家族地區(qū)湘、鄂之比,鄂西利川的口音與四川相近,但和湘西的口音比較卻有很大的區(qū)別,而在音樂上也有近似與差別之處,其共性是都采用五聲性音階,而不同點則是旋律進行中音程上的區(qū)別。
土家族歌詞多采用七字句,如:“晚風輕輕搖樹梢,月亮靜靜上樓角,么妹輕輕往外走,金竹林里會阿哥!蔽寰渥痈枰彩峭良易逡环N獨具特色的山歌,如:“男在高上打一望,妹在河里洗衣裳,男向妹子把手招,妹在河里抬頭看,棒槌捶在石頭上!必S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決定了土家族山歌的多樣性。多樣化的題材不僅本身成為風格的一個特點,而且必然會反映在作為音樂形態(tài)主體的曲調之中,從而對土家族音樂藝術風格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襯詞在土家族山歌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襯詞運用較為廣泛并具有獨到之處,如“哎呀佐”、“嗬也嗬”、“哎喲也”、“喂衣喲”、“羅”、“哪”、“嘛”、“哦”、“啊”、“哇”、“唉”、“羅姐兒”、“里蘭當”等等,這些襯詞作為語言成份的表義是有限的,但與曲調結合后確有很強的表情作用,它也是土家族山歌歌詞中能影響風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土家族聚居的這一群體中,其山歌的歌唱有自己獨特的特點,它以音高、音色、力度和時值上的細微變化,歌唱中以“滑”、“倚”、“顫”、“假聲”等手法的不同運用,體現(xiàn)出土家族山歌歌唱中特殊的內涵,它是歌唱中具有風格標志的藝術手段;同時,土家族山歌歌唱中也注重使用悠長的氣息演唱音域寬廣與跳度較大而波浪起伏的旋律。這些特殊的歌唱方法卻因不影響信息的交流而更多的受著傳統(tǒng)心態(tài)的控制,故更長期的保持了原有的狀態(tài)。土家族山歌在原生的狀態(tài)傳承中,不僅是歌詞傳承,而且獨特的唱法也作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得到較忠實的傳承。由此,通過山歌唱法而更加顯示出土家族音樂藝術獨有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