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風賈廟熊家塆絲弦鑼鼓是鄂東地區(qū)僅存的一支由鑼、鼓、鈸等打擊樂器,又有絲弦樂器及嗩吶伴奏在一起的民間器樂體裁。它起源于清雍正年間,距今已近300年歷史了。
它曲牌多樣,樂器齊全,場面宏大,常運用于民間祭祀、婚喪嫁娶等重要民俗活動中,一般演出人數(shù)最少在18人以上,最多可達到八九十人。在活動時可原地坐姿演奏,也可在行進中演奏。通常是敲打馬鑼并指揮整個樂隊,打擊樂和管弦樂可交替演奏,也可分別演奏,演奏技巧性強,演奏形式獨特,既有鑼鼓樂的粗狂豪放,又有絲弦樂的細膩婉轉(zhuǎn)動聽。
經(jīng)過長時期的挖掘整理和保護,現(xiàn)收錄有《雁翅卜王鵝》、《八哥洗澡》、《牛擦癢》、《回頭望》等18個曲牌,2006年被申報為黃岡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2013年成功申報為省級非遺保護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