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莊扇鼓儺戲是山西省曲沃縣任莊村民“遵行儺禮,禳瘟逐疫,祈福祛災”,于每年仲春進行的一項古老的漢族民俗祭祀表演活動。
《扇鼓神譜》發(fā)現(xiàn)于1986年。這是儺戲傳承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經鑒定,該神譜為宣統(tǒng)元年許文炳手抄本,現(xiàn)珍藏于山西省任莊村許世旺家中。原件長17.5厘米、寬18.5厘米,單頁雙折、麻紙無格、紙稔裝訂、毛筆豎寫。手抄原本現(xiàn)存21頁、42面,約8000余字,詳細記錄了12折儺戲的演唱內容,封面書寫“扇鼓神譜”四字,扉頁豎寫“遵行儺禮,禳瘟逐疫”八字。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藝術研究室主任曲六乙審定后說:“這是一份全國獨一無二的文化遺產,是一件無價之寶,要竭盡全力搶救”。
作為一種漢族民間藝術,任莊扇鼓儺戲的表演,依《通雅》:“儺神凡十二,皆使之追惡兇!比 逗鬂h書·禮儀志》十二神驅鬼之義,以十二人組成“十二神家”舉行儺禮儀式。這說明至遲在東漢以前,黃河流域就有以儺禮祀神的習俗。
任莊扇鼓儺戲據考證形成于北宋,《曲沃縣志》記載,北宋許孝恭利用在汴京主管宮中儀仗、梨園教場之便,把一些年事已高的老藝人請回故里,教族人演習宮廷中的常設禮儀“儺禮”,并以本族系成員設壇祭祀,從事表演扇鼓儺戲。戲中奉請的神,除儒、釋、道三教外,還有各類俗神。唐、宋時,曲沃凡有社的地方都設壇,設壇必獻祭,獻祭必演儺戲。
對任莊扇鼓儺戲的搶救、保護、挖掘、整理,對于研究漢民族的古儺文化是很有價值的,體現(xiàn)了漢族先民趨吉避兇、追求幸福的強烈愿望。對其進行科學考察,不僅能夠探知原始儺禮的歷史本相,增加對其的歷史認識,而且對豐富當地的群眾文化生活,促進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都具有重要意義,也對帶動全縣其它優(yōu)秀文化遺產的繼承和發(fā)展產生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