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再起的傳說,第三批市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性項目名錄民間文學(xué)類項目。
東山再起的歷史故事在江寧周邊地區(qū)流傳已久。江寧的東山原為土山,據(jù)說是當(dāng)年小秦王趕山塞海神鞭鞭方山時掉下的一撮土,取名土山。東晉謝安,才學(xué)過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幫小人的嫉妒,使得皇上一刻兒用他一刻兒貶他。謝安一氣之下就辭官來到土山隱居,邀人下棋,落個耳根清靜。他人在外,心念家,就模擬浙江會稽東山景色,在土山上大興土木搞建筑,并改土山為東山。公元383年8月,前秦符堅率百萬大軍南下伐晉。此時的皇帝想起了謝安,決定重新啟用他,就派員到東山,封他為征討大都督。宰相肚里能撐船救國要緊,謝安沒有推托,他回到朝廷調(diào)兵遣將,上下整頓,賞罰分明,官兵一心,要與符堅決一死戰(zhàn)。不多久,符堅的人馬打到了淮河、淝水,只要一過江,東晉難保,謝安心中有數(shù),憑東晉的八萬官兵跟符堅硬拼尤如雞蛋碰石頭,他坐陣東山,臨危不亂,精心排兵布陣,并把自己的侄兒謝玄也派到前線去打仗。他侄兒臨走前想探聽這個仗怎么個打法,謝安只說了一句話“朝廷自有安排”。謝玄心里沒底,第二天又派人來聽口風(fēng),謝安呢,就拖來人下棋,一直下到天黑,打仗的事一字未提,到了當(dāng)天半夜時分,才掏出將帥名單,擺出了他的“八卦陣”。淝水那里戰(zhàn)事拉開,謝安仍穩(wěn)坐東山跟人下棋,敵人果真中計,大敗而逃。喜報傳來,謝安接過一看,二話沒說,還下他的棋?腿说炔患傲,都圍過來聽消息才知道前方打了勝仗,謝玄立了大功,在場的人無不佩服謝安沉得住氣,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淝水之戰(zhàn)”。
淝水一仗,救了東晉,謝安被封為三公之上。因為他東山閑居以后,又出來做了一番大事業(yè),后來人們都稱謂他“東山再起”。直到現(xiàn)在,東山上還有“謝公祠”的碑、“謝公泉”的井,山腳下還有條“跑馬埂”,據(jù)傳是當(dāng)初謝安練馬時用的,這埂能伸能縮,馬跑多遠(yuǎn),它就能長多遠(yuǎn),神哩!
信息來源:江蘇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hù)中心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