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鼓詞是流行于浙江金華的永康及周邊的武義、縉云、磐安等地的曲藝形式。因舊時的藝人多為盲人,又被稱為瞽詞或盲詞;又因表演形式以唱為主,兼有說白,又俗稱之為“唱詞”或“唱公事”。
永康鼓詞采用永康方音表演,通常為一人自擊鼓板自行伴奏說唱。傳統(tǒng)節(jié)目的題材內(nèi)容大多為除暴安良、伸張正義、男女情愛和樂善好施。唱腔曲調(diào)豐富,依不同的功能分為悲調(diào)、怒調(diào)、喜調(diào)和適宜敘事、對話和抒情的水平調(diào)4種。說唱表演講求抑揚頓挫、張弛有致;伴奏鼓點講究深淺沉浮、快慢徐疾;節(jié)目注重寓教于樂,為當(dāng)?shù)孛癖娝猜剺芬姟?
近幾十年來,藝人數(shù)量急劇減少,整體發(fā)展呈萎縮狀態(tài)。20世紀50年代,藝人尚有百余人,80年代僅剩六十余人,進入21世紀以來,已不足20人,瀕臨失傳,急需保護和扶持。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