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通背纏拳又名“通背拳”、“洪洞通背”,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武術拳種,主要流行于山西洪桐及周邊地區(qū),通常用于防身健體。通背纏拳最早可追溯至宋代,自清乾隆年間先輩郭永福大師傳藝洪洞以來,已盛行二百多年,傳播十余縣,其習練者眾多,名師輩出。
通背纏拳有其鮮明獨特的拳理、拳法和技術要求!巴ū场闭呒粗苌硗ㄟ_,力從背發(fā)之意也!氨场睘橹苌砘顒又行!袄p拳”者含意有三:其一,為纏繞之意,為化敵力之法;其二,即手法,變化無窮,攻防不止,破法不斷,如同纏住對方一般;其三,此拳的最高武功秘笈招法,稱之為二十七路“纏手”,故此拳名曰“通背纏拳”。洪洞通背纏拳有完整的技術體系、文化內涵。套路分為“母拳”套路、“子拳”套路、器械套路、對練套路四大類!澳溉睘橐话賳伟藙,分九排,其中內含順纏、逆纏、順繞、逆繞,得手而纏,隨手而繞,以纏繞求進求化,以小力勝大力詢四兩破千斤之法,還包括行拳二十四勢、行拳二十八勢、散打七十二著、短打一百零八著。“子拳”秘訣套路有三十二路套手,二十七路纏手,是該拳種的靈魂。器械有長、短、雜、軟四種。對練套路有徒手對練、器械對練、多人對練、徒手對器械對練。
通背纏拳是中華武林藝苑中的一顆明珠,它在健身養(yǎng)生、傳承中華武學文化等諸多方面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