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跳曹蓋”是四川綿陽市平武縣境內(nèi)聚居的白馬-的一種古老的驅邪祭祀祈福活動。
白馬-歷來信奉原始的自然宗教,不信喇嘛教,不吃酥油,每年的正月各寨子都要“跳曹蓋”祭祀山神,祈禱來年風調(diào)雨順、無病無災。
跳曹蓋整個活動包括:宰羊念經(jīng)、引出曹蓋、鎮(zhèn)邪、劈魔、祭祀山神等幾項內(nèi)容!安苌w”與“白該”的舞蹈是整個“跳曹蓋”活動中的重要內(nèi)容。
跳曹蓋的活動一般歷時兩天。這兩天中,全寨子的人共同分享羊肉、燒饃,邊跳圓圓舞邊飲青稞酒,大家都非常興奮,情緒熱烈。跳曹蓋其實就是白馬山寨的狂歡節(jié)。
平武“郡連氐羌,境帶靈山,其地四塞,山川重阻”,自古就是氐羌人居住的地區(qū)。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就開始設置縣級建制剛氐道,隸屬廣漢郡。早年居住在這里的少數(shù)民族因種族與居住地不同,分別被稱為“白馬番”、“白草番”和“木瓜番”三個支系,白馬-是歷史上“白馬番”的后裔。
白馬-是一個獨具民族特色的民族。白馬-在語言、文化、習俗及民族心理等方面,都有鮮明的民族特征和獨特的民族風情。由于其獨具的民族特性、居住地與多種史籍中所載“白馬氐”極為相似,不少國內(nèi)外專家學者,經(jīng)過認真研究其習俗、歷史、信仰、居住、語言以至生理特點后,認為白馬-就是湮沒了的古代氐人的后裔。
“白馬-跳曹蓋”淵源長久,數(shù)百年來,由于交通閉塞等原因,“白馬-跳曹蓋”未受到外來文化的侵蝕,一直保持著古樸原始的特性,可以說,它是一種文化形態(tài)的“活化石”,其中包含有很多白馬-原始文化的信息。由于白馬-沒有文字,加之古籍資料記載的貧乏,古老的“白馬-跳曹蓋”對于研究這一獨特民族的文化與歷史就尤為重要。
信息來源:綿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