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針灸是針對新生兒及小兒階段常見病的治療醫(yī)術,如小兒夜啼、嬰兒吮乳困難、清水泄瀉、咽喉炎癥、初生嬰兒“七日瘋”即破傷風(此病經科學接生現(xiàn)已根絕)等。其他如成人夏日中暑、骯臟氣(指乏力、雙腳邁步費力)等小病。
小兒針灸療法起源于上海,時間約為二十世紀一、二十年代。當時上海尚在開埠階段,醫(yī)藥科學并不發(fā)達,一般群眾都缺醫(yī)少藥,后逐漸流傳到寧波鄞縣一帶,因其療法簡單、經濟、有效,取得人民群眾的信任。解放初期百廢待興,群眾在政治上翻了身,但經濟生活上還有一點困難,此療法在解決群眾醫(yī)療問題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醫(yī)療技術突飛猛進,但此療法在治療嬰兒常見小病中療效確切,且又經濟實用,故在群眾中尚有一定信任度,口碑較好。
信息來源:寧波市文化館(寧波市展覽館寧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