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輅(公元209年-256年),字公明,平原縣管莊村(今平原縣桃園街道辦事處尚家廟村南。清康熙年間馬頰河決口,管莊村被淹沒,村民遷址尚家廟建村)人,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方技之士,他精通周易,通曉天文地理。擅長占卜和射覆之術,精通鳥語。他能夠利用陰陽之術,觀察自然現(xiàn)象以推測事物吉兇,是歷史上著名的占卜大師,被后世卜卦觀相的人尊奉為祖師。管輅著有《周易通靈訣》2卷、《周易通靈要訣》1卷、《占算書》1卷、《五行雜卜經(jīng)》10卷和《鳥情逆占》1卷,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死后葬于今平原縣西南周家寨村西,尚家廟村以南。
管輅的著作現(xiàn)多已失傳,但是關于神卜管輅的許多傳說軼事在全國各地民間廣為流傳。具有代表性的有《趙顏求壽》《管輅射覆》《自算自命》《郭恩宴客》《喜鵲報訟》等。這些經(jīng)典的傳說故事在《三國志·魏書·方技傳》、《輅別傳》和《三國演義》中都有記述!度龂尽纷髡哧悏郯压茌`對周易的認識和運用與華佗的醫(yī)術、杜夔的聲樂列入到了相同的高度,管輅的弟弟管辰曾為其兄作《管輅傳》,內(nèi)有一段話對我們認識管輅舉足輕重:“(管輅)又自言當世無所愿,欲得與魯梓慎、鄭裨灶、晉卜偃、宋子韋、楚甘公、魏石申共登靈臺,披神圖,步三光,明災異,運蓍龜,決狐疑,無所復恨也……。輅處魏、晉之際,藏智以樸,卷舒有時,妙不見求,愚不見遺,可謂知幾相邈也。世人多以輅疇之京房,辰不敢許也。至于仰察星辰,俯定吉兇,遠期不失年歲,近期不失日月,辰以甘、石之妙不先也。射覆名物,見術流速,東方朔不過也。觀骨形而審貴賤,覽形色而知生死,許負、唐舉不超也。若夫疏風氣而探微候,聽鳥鳴而識神機,亦一代之奇也。向使輅官達,為宰相大臣,膏腴流于明世,華曜列乎竹帛,使幽驗皆舉,秘言不遺,千載之后,有道者必信而貴之,無道者必疑而怪之。”
管輅的故事在全國有很高的知名度,即有典籍的記載,又在民間廣為流傳,在當今易學界有著深遠的影響力。特別是在管輅故鄉(xiāng)周邊的村莊多數(shù)人都順口能講幾個管輅神機妙算的故事。周易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管輅是歷史上著名的易學大師。加強對管輅傳說的研究,有利于弘揚傳統(tǒng)文化,把周易文化由實踐到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從而帶動整個周易與應用理論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而不斷推動易理應用的發(fā)展。
《管輅的傳說》被列為德州市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信息來源:山東省情網(wǎng)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