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二月二”龍?zhí)ь^前一天的日子,大荔縣羌白鎮(zhèn)阿壽村村民敲鑼打鼓、花苫鼓開道,恭恭敬敬把做好的50多件花饃送到村上的藥王廟。
據村上今年已經72歲的花饃傳承人張月香老人介紹,她做花饃已有40年的歷史,這幾年慢慢也帶動了年輕人學會了做花饃。每年為二月二廟會做花饃都是提前幾天,全憑阿壽村的南社、北社、西社、-“四個社”的婦女巧手們經過精心揉捏,做出有關紀念藥王孫思邈的面花,如藥王洞、藥葫蘆、花轎、蝸牛山、藥王戲樓、牌樓、獅子、守門虎龍柱、花供石榴饃等多種花饃,今年又出奇的做了個綿羊吃草的作品,受到群眾的嘖嘖稱贊。花饃在蒸好后,都是在二月二的頭一天送到村上的藥王廟賽花饃,同時,全村人都要齊聚一起到村口迎神水!吧袼笔窃谵r歷二月二前,村上都要派人從200多里以外的耀縣藥王山取“神水”,傳說取回來的水能治百病,虔誠的取水人一直將“神水”帶回阿壽村西的王家店廟,形成了多年的廟會,也是農民群眾一種文化寄托和精神的向往,活躍了當地群眾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