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仙焉鎮(zhèn)位于陜西省綏德縣東南部50公里處定仙嶺道西部焉口,北接吳堡縣,南連清澗縣,東面瀕臨黃河,是綏德縣最偏遠(yuǎn)的一個大鎮(zhèn),因八仙之一的張果老慕其仙境歇息而得名。娘娘廟位于定仙焉鎮(zhèn)何家堿東頭土臺上,娘娘廟原在腰崖峁,明代成化年間遷建于此。傳說有年3月18日,一只千年老狐貍跑入腰崖峁娘娘廟,把娘娘廟的神牌銜到定仙焉何家堿東頭土臺上,人們發(fā)現(xiàn)神牌不在神臺,就到處去找,在何家堿見到神牌端端正正地立在土臺上,大家慌忙燒香叩頭,拿來卦棰討問原由,原是娘娘圣意。于是,大興土木,新建娘娘廟于此。
定仙焉娘娘廟花會涉及清澗、綏德兩縣河底、定仙焉、石盤、崔家灣、蘇家崖、棗林坪6個鄉(xiāng)鎮(zhèn)64個村,64個村又分為6大神社,即王家溝社、寨山社、安溝社、郝家溝社、前李家焉社、-社;〞写髸、小會之分,大會指總會主辦在娘娘廟上舉辦的活動,小會指輪辦花會的村社在自己村里舉辦的活動。娘娘廟花會一年一次,會期三天,農(nóng)歷3月17日、18日、19日。18日為正日子,以給神敬獻(xiàn)紙花樹為主要活動,花樹由六大社輪流敬做,每年兩個大社,三年輪一遍,辦18日、19日花會。17日的花樹固定由定仙土焉村何姓人敬做,后來,何氏因生活拮據(jù)等原因,改敬獻(xiàn)花樹為只獻(xiàn)神羊。18日正日子所辦村社由討卦決定。
花會的程序及民俗活動
1、接神牌
確定辦會的日期后,辦會社的糾首、會長把神牌接回村里,安置在會窯正中供桌上,祭祀儀式完畢,天窗上插”有求必應(yīng)”、”神靈保佑”等紅三角彩旗,鎖住會窯,每月初一、十五日糾首要去會窯點(diǎn)香叩頭,鳴放鞭炮,村里若有求神許愿者,也于此日去燒香叩頭。
2、搭神棚
農(nóng)歷3月15日,辦會神社開始搭神棚。神棚由木椽、彩布搭成兩間房子大小,四周掛以彩色紙吊,貼有對聯(lián)。講究點(diǎn)的神棚有一定的藝術(shù)性,人們模仿廟宇的形狀,設(shè)有廈檐、脊獸、挑角、貓頭滴水等。也有租賃的神棚,這類神棚主骨架由鋼管焊接,易拆易裝,裝飾彩紙臨時懸掛。
3、定神羊
神羊共5只,辦會兩大社各兩只,定仙土焉何氏1只。神羊的選擇比較講究,不但要求體格健壯,毛必須是純白色,羊角、羊臉都要好看。一經(jīng)確定,要制作小牌牌,上寫”供奉娘娘之神位”,掛于羊脖,掛了牌牌的神羊被人們視若神靈,吃好的喝好的,不能打不能罵,即使是吃莊稼、吃碾磨上的米面也不能攆,直到羊吃飽自行走開為止。養(yǎng)神羊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由羊主繼續(xù)喂養(yǎng),社里負(fù)責(zé)羊一年的吃喝,廩牲后歸原主;另一種是把確定了的羊買下來,指定專人喂養(yǎng),社里負(fù)責(zé)羊的吃喝,廩牲后,羊歸神社,或當(dāng)場出賣,或宰殺,按份分牲。
4、做花樹
花樹共有5樹,頭樹花9層,二樹花8層,三樹花7層,四樹花6層,五樹花5層。頭樹花高約5米,五樹花也高于3米。另有引樂鼓花五串、丈八高的紙塔1串,紙制金瓜、斧鉞、朝天鐙、大刀等皇帝出行時用品一套。古時辦花會,花樹都是村里的巧手男女自行制作,現(xiàn)多雇紙作藝人到村里制作;ǖ闹谱鞑牧蠟槁榧垼ぞ哂屑舻丁⒏^、鋸子、鉗子、刷子等,花折疊好用剪刀剪出花葉花蕊后,根據(jù)各類花的顏色,用刷子上彩,每樹花有花105朵,8寸大小;ㄗ龊煤螅龌,花樹主桿現(xiàn)砍镢把粗的樹枝,去掉樹葉,主桿上捆以干草,花扎于干草把上,頂部扎以枝花,遠(yuǎn)看就是鮮花盛開的花樹;渖系幕ǘ涠嗄档、蓮花、向日葵,均取吉詳喜氣、富貴連年之意。
5、廩牲
廩牲在農(nóng)歷3月16日進(jìn)行。是日晨,做花藝人要打扮神羊,用大木梳子把羊毛梳的順順的,給羊角上纏上紅紙,牌牌清洗干凈,纏上銀紙,寫上”供奉娘娘之神位”,掛于羊脖。由鼓樂前面引路,粗吹細(xì)打,前往定仙焉娘娘廟。到廟上,羊拴于殿前,等五只神羊到齊后,開始廩牲。廩牲村順序是先辦18正日子的村、辦19日花會村、何氏。廩牲時每個社的糾首會長要到娘娘神位前上供、焚香、叩頭,叩完頭把自己村的神羊拉到正門前,給羊身上、耳朵內(nèi)潑撒或灌酒水,如羊渾身抖動,就算神領(lǐng)了,如不抖動,反復(fù)潑散、澆灌,直到大幅度的抖動為止。廩牲后的神羊或歸原主,或賣,或宰殺分牲。定仙焉何氏的神羊是真獻(xiàn)神,廩牲后宰殺,心、肝、肺、頭肉、本身肉一小塊,炒一盤,連同剝皮后的全羊再次抬往娘娘廟獻(xiàn)牲,五味及面獻(xiàn)卷獻(xiàn)于神前,全羊身插刀子一把,羊頭用羊護(hù)肚油蓋臉,糾首及何氏族人燒香叩頭后,才揭羊臉,抽掉羊身上的刀子,據(jù)說,羊身上插刀是讓娘娘用來割肉吃的。
6、請神接神
農(nóng)歷3月17日,總會所有的會長、糾首全部在娘娘廟前沐臉凈手,上供、焚香、叩頭,迎請各位娘娘回歸神祗,享受善男信女的香火。并在各殿側(cè)墻上掛住神紙塔,紙塔開單不開雙,五層五剪子剪就,俗稱”藏墻”,據(jù)說,這是給過路看紅火的神神準(zhǔn)備的,一拐角上能住一位神,一串藏墻上能住好幾百個神。接著辦正日子花會的村社焚香叩頭,恭請娘娘回村。神臺前木刻娘娘坐的雕花樓轎在鼓樂、鞭炮的齊鳴聲中被抬到了殿外,虔誠的糾首們給樓轎綁上兩根轎桿,四個抬轎的抬起樓轎,頓時鼓樂再起,炮仗轟鳴,彩旗隊、鼓樂、樓轎依次而行,一直抬回村里。現(xiàn)在,樓轎一出村,鼓樂停止,樓轎被抬上了三輪車,其余人等分乘摩托、三輪車、小車回村。請神隊伍快到村邊停下來,繼續(xù)原來順序,鼓樂聲中逶迤而下。到村口時,男子箍一挽花白羊肚毛巾,女子腰部系枕巾或腰布,跪在路兩邊,樓轎一到,叩頭禮拜。樓轎到神棚前,卸掉轎桿,把樓轎安放于神棚正中間。稍憩片刻,給娘娘上供、上小花樹。上供時,鼓樂隊要到會窯迎供、迎花。供品有八碗、食盒、獻(xiàn)面、獻(xiàn)卷,食盒內(nèi)塑面與瓜子組合而成的彩色松苔、小鳥、麒麟等。供品擺放完畢,先由糾首會長燒香叩頭,接著合村男女擁往神棚前,整把的香、整合的黃裱扔入香火盆,跪地叩頭,場面極其壯觀。晚上村里舉辦秧歌、二人臺等活動,活動前尚唱神歌唱完神歌,活動開始。辦19日花會的社在18日賽花儀式全部完畢焚花后,請上娘娘回村,活動相同。
7、跪廟、買兒女花、祈藥、掃廟
農(nóng)歷3月17日夜,欲求兒女的信男善女要兩口兒相跟到娘娘廟正殿跪廟,要跪到雞叫前后點(diǎn)頭香的人們進(jìn)了廟才可以起來。
8、迎花出行
農(nóng)歷18日天不亮,辦花會村的人們就全部結(jié)合到會院,吃過河撈臊子面來到神棚前,焚香叩頭,各執(zhí)其事,出行車輛、摩托、彩旗及秧歌隊等早已按序排列。所有扛花的精壯后生及樂隊來到放花處,從窯內(nèi)取出花,糾首焚香、奠酒,在鼓樂的導(dǎo)引下來到神棚前,花樹放于高桌,因花樹高大,一樹花需3個精壯后生扛抬,尚配一個扛花樹石底圓盤的人跟進(jìn),保護(hù)花樹,一防搶花,二防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