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拳歷來有宋太祖拳與明太祖拳之分,其中宋太祖拳亦稱趙太祖拳,托名宋太祖趙匡胤所創(chuàng),并有南派與北派之別。漳州太祖拳屬南派風格的趙太祖拳,自明末清初傳入,有登龍?zhí)、習藝堂、武藝堂三個同派不同拳路的分支,不僅武術套路各不相同,練功與技擊也各有特點。
漳州太祖拳始傳拳師為游青龍,系客家人。他于清光緒年間在龍溪縣市尾社創(chuàng)建武術館,傳教趙太祖拳、械、獅、陣。其拳路自成體系,器械則秉承軍伍公步的套路,十八般武器兼?zhèn),單練與對練俱有;舞獅法也與他派不同,有獅童戲獅、金獅自娛、大刀刣獅等,不僅尚造型,而且重功力,縱高躍低,回旋騰躍,威猛雄健。
漳州太祖拳青龍陣更是獨樹一幟,它是一套用鐵棍排練的別具風格的陣法,由一名旗手和二十名手持鐵棍的武師組成。陣勢依次演變?yōu)椋骸膀隍颊鬼氷嚒、“太陽陣”、“五星陣”、“梅花陣”、“雙環(huán)陣”、“田螺陣”、“捆仙陣”,最后形成“萬字陣”,陣容變化多端。在一系列陣勢排練過程中,武師隨著旗手揮舞導引,在鑼鼓武樂的相助下,按方位,隨陣法,跑跳躥躍,步法靈活,或上下對練,或左右對練,或內外對練,或正面對練,或側面對練,或轉身對練。鐵棍撞擊、武師吶喊,使得整個陣法威力強勁,氣勢澎湃,場面壯觀。
漳州市市尾武術館(堂號“雙發(fā)登龍?zhí)谩?習練的趙太祖拳,在1993年被福建省體委列為福建第八大拳種。該拳自清光緒年間傳入,歷傳六代,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在福建享有盛名。歷代拳師游養(yǎng)宜、游長春、游天霖、游豐源、游分等,皆為閩南武術界所共知。太祖拳青龍陣在以漳州市尾武館為中心的歷代傳承者這里得到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