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酥餅是金華地區(qū)知名傳統(tǒng)食品之一,獨特的制作技藝和酥松、香脆的的口感特點,在我國地方食品中獨樹一幟,成為名揚大江南北的休閑食品和送禮佳品。
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金華酥餅制作技藝歷史悠久。其制作技藝是一個精細和繁復的過程,而這樣的過程是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逐漸發(fā)展完善的。由最初的髓脂、蜜和面、烘烤到現(xiàn)在的十幾道工序,制作技藝經(jīng)歷一個由簡到繁、由粗到細的過程。
金華酥餅按照其制作過程和工序,主要分為兩大塊:
一、制作
制作主要分為三步:
一是將豬肥膘肉丁加入霉干菜末、精鹽拌成餡料,面粉加入溫水攪勻,攤開晾涼后取出適量,放入等量的酵面,和成面團揉勻揉透。
二、搟面皮,包入餡料,做成餅坯。
三、烘烤餅坯
經(jīng)過泡面、揉面、擦酥、摘胚、包餡、刷飴、撒麻、烘烤等十多道工序制作的金華酥餅,形若蟹殼,每層扁薄如紙,皮面金黃,滿布芝麻,餡心油而不膩,香濃味美,酥脆異常。居家旅行,或品味,或充饑,無不道其實惠。酥、香、松、脆,以酥取勝,遇濕消融,即是金華酥餅特有的口感特征。金華酥餅另一特征是利于貯存。由于酥餅歷經(jīng)長時間的烘烤,水分散失,使長時間貯存成為可能。即使受潮,一經(jīng)烘烤,即可恢復酥松特點。因此長期以來金華酥餅以其特殊的風味吸引著歷代普通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