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水泉傳說是陜西省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項目,在陜西延安甘泉縣流傳。甘泉縣城西南五公里處神林山麓,有泉水,飛流激射,清澈透亮,厥味甘美,飲之心曠神怡。隋煬帝因之賜名美水泉,說來,有一段美麗的故事。
而“甘泉”一詞最早見于《茍子·堯問》“孔子曰:為人下者乎?其猶土也?深之而得甘泉焉!币鉃樘鹈赖娜!端鍟贰顿Y治通鑒》載“城郊3.5公里神林山麓古有美水泉,”《太平寰宇記》有“甘泉在縣南崖谷上,其泉去地一丈,飛流激下,其味甘美。隋煬帝游此飲之,取入內(nèi)”的記載,唐代因泉水味美甘甜,縣以泉名,于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將伏陸縣易名為甘泉縣,昭陵李勣墓碑載美水泉之水為唐宮御用。嘉慶本《延安府志·卷九》記載:“甘泉美水,在縣城西南七里,太皇山西側(cè)麓美水溝里。泉去地一丈,飛流激射,厥味甘美。隋煬帝游此飲之,取入禁內(nèi)!笨滴醣尽堆影哺尽ぞ硎份d“名士吳瑞贊美泉詩一首:仆仆紛本馬,甘泉飲美水。去根開石竊,玉液助呤鞭。不羨盧同癖,還思陸羽煎。風(fēng)在雙腋下,猶覺興留連!薄陡嗜l(xiāng)土志》“美水自縣西神林山發(fā)源,泉去地一丈,飛流激射,厥味甘美,以之作肴饌,雖盛暑不變味,烹茗亦極清香。煬帝游此,飲之,賜‘美水泉’,取入禁內(nèi),縣遂以此得名。后人因苦于轉(zhuǎn)輸,遂錮其泉!泵駠曛匦薷嗜h甘泉碑記“縣內(nèi)多勝跡,甘泉尤最焉。一日偶游到此,鄉(xiāng)人煮茶以進,厥味甘美,泉在縣城西南七里處,名美水溝內(nèi)。泉去地一丈,飛流激射。隋煬帝游此飲之,取入禁內(nèi)。送水民夫背負肩挑,絡(luò)繹不絕,凍餓累死者不計其數(shù)。后一縣令憐民苦貢,遂錮其泉!
隋煬帝游獵北巡,來到雕陰縣界,途經(jīng)府村時,遇一名叫薄姬的俊秀女子。煬帝動情,即選納為妃。薄姬聰明伶俐,美麗動人,煬帝十分寵愛。遂命工匠大興土木,在府村建行宮別墅,同時修府建鎮(zhèn)。來年盛夏,煬帝再次幸臨府村避暑,文從武衛(wèi),前呼后擁,浩浩蕩蕩。別墅內(nèi),薄姬趁煬帝開心之機,提出要上山游玩。煬帝平時有狩獵愛好,一聽便滿口答應(yīng),并讓待從攜帶弓箭一同徒步上山。
一路上,煬帝與薄姬談笑風(fēng)生,不覺已來到神林山。遠眺,層巒疊嶂;近觀,古松參天,好一派山野風(fēng)光。
突然,“撲哧”一聲,迎面飛來一對奇異的小鳥,其胸頸素白,腳尾赤紅,頂上有扇狀羽冠,體形嬌小,十分美麗迷人。薄姬更是興奮不已,一邊說著:“漂亮,漂亮!”一邊拽著煬帝的袍袖:“陛下,快看,奇鳥!”煬帝見妃子好生喜歡,便急忙抽箭搭弓,薄姬拉煬帝,嬌嗔道:“皇上,奴家要活的!”煬帝果然收回弓箭,即命隨從人員圍捕。他們雖人多力大,但英雄無用武之地,誰也不會飛,任憑他們怎么喊叫、圍截,好半天,也把小鳥無可奈何。這對異鳥好像有意戲弄他們似的,飛飛落落。快到山腳時,鳥兒似乎疲倦難飛,落在一棵矮樹上,一動不動。煬帝示意左右避開,躡手躡腳,快到跟前時,猛閃身,雙手一攏,捉住了。
薄姬迫不及待地掰開煬帝雙手,“!”她驚叫一場,“皇上,您的手”,大家圍攏一看,神奇的鳥不見了,皇帝的手指出血了,袍襟掛破了,待從們大驚失色,不知所措。煬帝一看,開懷大笑道:“神鳥指路,出獵見紅,吉兆!吉兆!快去查找,何物刺破衣手?”薄姬一眼瞅準,原來鳥棲身的那棵榆樹渾身長滿了一寸多長的刺針,環(huán)視,周圍還有一片榆樹林,與眾不同,都長著刺針,煬帝信口道:“奇榆!
時辰已過竿后,人們口渴難忍。忽聽泉水淙淙,環(huán)顧發(fā)現(xiàn)離刺榆十余丈處,石崖距地一丈,涌流山泉。煬帝飲之,頓時志清神爽,薄姬喝后,便覺甘甜醇美,余味不絕。大家紛紛大口享用,連連稱贊,煬帝遂賜名“美水泉”。
踏上歸途,路過泉旁山坳一小村莊。莊內(nèi)十余戶人家聞報早已迎候皇上圣駕。鄉(xiāng)民給煬帝進水供食,煬帝呷茶,芳香;喝粥,清香;用饌,甘香;作萊,郁香;飲酒,醇香。一桌盛宴噴香濃香,煬帝食之不輟,咋舌不已,對泉水更是盛贊不休,臨走,又賜名該村為“美水溝”。
回朝后,煬帝食而無味,時常惦記著美水泉。于是下旨將雕陰縣改為甘泉縣,同時指令甘泉知縣貢美水于長安宮,供皇帝享用。貢水必以泉旁榆刺為證,水中若無榆刺,則視為非此泉水。千里之遙,山路崎嶇,一年四季,十分艱難。寒來暑往,百姓苦不堪言。送水者肩挑、畜馱,排隊成行,絡(luò)繹不絕。由于統(tǒng)治階級的驕奢淫逸,不顧人民的死活,為送水,許多人出生入死,有去不回。路途凍、餓、累死者不計其數(shù),不少家庭人亡家破,痛不欲生。
后來,甘泉新來一位縣令,看到此景,不忍百姓受此痛苦,便在一個夜深人靜的晚上,帶了幾個心腹來到美水泉,先將自己的玉印堵塞泉眼,并用三合土和五金液澆灌,死死封錮。后稟報皇帝美水泉干涸,貢水遂終。
解放后,人民政府投資重新開挖“美水泉”,引水進城,供縣城居民食用。1974年,在泉眼挖出一枚玉印篆刻“孟其瑞印”(現(xiàn)藏于甘泉縣博物館),為這一傳說提供實物佐證。
美水泉的傳說作為一種文化資源,至今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變遷中,文人雅士創(chuàng)作和積累了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在這些作品中,有些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