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真君,原名許遜,又名許旌陽,魏晉時期東晉道教重要的代表人物。許真君的傳說在宜豐的影響很大,流傳甚廣。據史料記載,全縣16個鄉(xiāng)鎮(zhèn)共有供奉許真君的宮、觀、殿38處,宜豐慶祝許真君的建筑物之多居全國之冠。許真君的傳說在宜豐的流傳時間從東晉起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其中流傳范圍較廣、影響較大的有:“折桂峰下降水魔”、“辟河瀉洪”、“烏石壓水”、“挖湖清水”、“蜀水通贛”、“流溪探源”、“仙泉療疾”等。這些傳說均與防治水患有關,其主要內容大多為:治洪水、疏河道、治病救人、教化百姓、解急救難。這一優(yōu)秀文化思想至今仍活力四射,成為了宜豐百姓面對災難時誠心相助、幫困救難的精神支柱。
(暫無圖片,歡迎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