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州窯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上窯鎮(zhèn)。1981年,安徽省人民政府頒布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茶圣陸羽在《茶經》中評說:“壽州瓷黃、茶色紫!薄巴朐街萆、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壽州次、洪州次!眽壑莞G列唐代六大名窯第五位。黃釉瓷是其最大特點。古代,黃色是富貴的象征,被歷代統(tǒng)治者所崇尚,壽州窯黃瓷填補了當時“南青北白”無黃釉的空檔。在陶瓷史上占有一定的歷史地位。1000多年以來,壽州窯制陶技術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并以父傳子、師傳徒的形式,薪火不斷,延續(xù)至今。壽州窯器物主要有碗、盞、盤、罐、壺、注子、缽、瓶、枕、水盂、磚、碾輪、玩具等。壺、罐有四系、八系,壺有單身、雙身。產品線條流暢、造型優(yōu)美,顯示出壽州窯匠師們的高超技藝。壽州窯出土器物制作工藝比較原始,坯胎采用輪制法,旋轉成型,以及慢輪制坯和修坯加工,借用陶鈞旋轉動力拉坯,干到七、八層后,用木制提削器旋轉修理,全是手工操作。壽州窯器物隋時在裝飾方法上有刻花、印花、貼花、施釉等?袒ㄓ袉蜗壹y、復弦紋、弧紋、波浪紋、蓮花紋等。唐時期又增加了幾何紋、葉紋、云龍紋、鳥獸紋、云氣紋、凸凹弦紋等。同時有了漏花印紋。壽州窯器物的主要代表有:黃、黑釉注子,黃釉龍柄雞首壺,黃釉四系瓶、罐,綠釉八系罐,黃、黑釉各種型號的碗等。千百年來,生產制作全靠師傅言傳身教?總人的悟性和長期實踐中掌握的技巧才能掌握。有些內涵深奧的內容,無法用文字闡述清楚。由此可見,壽州窯器物的制作技藝確屬典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1400多年以來,壽州窯器物的造型一直影響著唐、宋各大名窯產品的器型。壽州窯的黃釉更是在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壽州窯產品具有實用價值、審美價值、保存收藏價值,更表現出我華夏子孫勤勞智慧的結晶,是一份極其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信息來源: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