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州大鼓”作為流行于皖中南地區(qū)的一種民間曲藝演唱形式,最早流行于安徽省及長江沿岸廣大地區(qū),相傳清代早期從山東傳入今安徽泗縣后形成。民間流傳已延續(xù)近400年!皬]州大鼓”是獨具地方特色的民間曲藝瑰寶。廬州大鼓具有濃厚的地域特色,濃郁的地方口音,是特有的地域文化。廬州大鼓說唱時,鼓書藝人邊說邊唱,時而摹擬動作,繪聲繪色。其講究韻律板眼,主要唱腔曲調為四弦書、鑼鼓書和地方民歌。唱腔有歌嗓和內嗓之分。大鼓鼓詞以“三個字”、“五句景”“七字唱”“十字句”為特點。流傳甚廣的鼓書曲目有《大明英雄譜》、《安徽十八大俠》、《五英八俠》、《薛仁貴征東》、《薛剛反唐》、《封神演義》、《說唐》以及新書《林海雪原》、《鐵道游擊隊》、《兒女風塵記》、《烈火金剛》等。如今活躍在舞臺上的鼓書藝人主要有竇常勝、梁越銀等。竇常勝(1949—)年輕時拜鼓書藝人胡東全為師,他的主要說唱曲目有:《大明英雄譜》《林海雪原》、《分爹》等,曾多次代表合肥市參加比賽并獲得多個獎項!毒茣洝繁稽S山音像出版社錄制出版發(fā)行了200多萬盒磁帶。大鼓藝人梁越銀表演的大鼓《唱響新農村》等則多次參加縣、合肥市的各種調演,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并榮獲“合肥市十佳民間藝人”稱號。
信息來源: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