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明代弘治年間,西樵人在西樵山山腰筑堤蓄水,人們稱為“天湖”。在此舉辦的“山頂扒龍舟”,屬于游龍活動。首劃之日,彩龍云0,鑼鼓動四山,引來萬人登山圍觀。為此,西樵人在天湖兩端建起了龍珠亭、問龍亭等多個與龍舟有關的亭臺;湖的南面還有一座三層樓高的“觀龍樓”。每逢風調雨順之年,西樵人就在天湖舉行扒龍舟活動。
1981年端午節(jié),中斷多年的“半山扒龍舟”傳統(tǒng)民間活動在西樵山天湖重新舉行,共有9條錦龍在天湖上作“群龍朝賀”、“雙龍出!薄ⅰ百慅垔Z錦”和“群龍戲水”等精彩表演。當日,西樵山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港澳知名人士馬萬祺等南海鄉(xiāng)親,海內外僑胞、南海周邊市縣和縣內的觀眾約10萬人觀看了半山扒龍舟活動。
1997年10月,西樵山舉辦首屆歡樂節(jié),其中一項活動就是“半山扒龍舟”。當時,主辦單位把比賽用的“大龍”改成“小龍”,“斗靚”改為“斗速”,更增強了競技性,吸引了超過10萬名游客冒雨前往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