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傳統(tǒng)木結構營造技藝是中國傳統(tǒng)古建營造技藝的一種,其善于柱槽斗拱與榫卯結構,能在木作中融合雕刻與繪畫藝術,營造富麗堂皇、巍峨壯觀的古代宮殿式寺廟、府第等建筑;其梁架支柱、榫卯結構、槽拱駝峰等技術,更是在我國古代宮殿式建筑營造技藝中獨具特色。清乾隆年間,仙游名匠郭懷受朝廷工部左侍郎鄒奕孝賞識,多次隨其入京參與宮廷建筑,因而深諳明清傳統(tǒng)木結構營造技藝。后來,郭懷在大濟洋塘村授徒傳藝,專心從事古建木作營造技藝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在木雕工藝的基礎上發(fā)展古代宮殿、寺廟之木作營造技藝,從而逐漸形成了以“洋塘古建”為代表的仙游古建木作營造傳統(tǒng)技藝。
仙游傳統(tǒng)木結構營造技藝,工藝復雜,技藝精湛,其主要制作流程是:一、制作工程設計圖紙;二、制作建筑模型;三、制作基本古建梁柱;四、制作榫卯槽拱結構;五、雕刻制作各種圖案;六、安裝框架工程;七、布櫞固定安檐鋪瓦;八、鎏金上漆華彩。仙游古建木作的工匠們使用杉木、樟木、楠木等大型木材,通過鋸、砍、剁、刨等技藝先制作支柱、大梁等關鍵部件,之后在柱梁銜接處鑿空開挖制作榫卯槽拱結構,然后在明顯處雕刻人物、花卉、山水、鳥獸、彩云等,最后立起支柱,安裝大梁、橫梁等,形成古建木作營造的基本框架。
仙游傳統(tǒng)木結構營造技藝的代表作有仙游文廟、度尾楊泗宮、龍潮宮、龍華寺、龍紀寺、三會寺、愛曉宮等大型廟宇古建筑,除了有案可查的公共建筑,仙游傳統(tǒng)木結構營造技藝還廣泛運用到仙游民間宅第建筑中,至今保存的仙游榜頭南溪大厝、蓋尾前連大厝,都是清代仙游古建木作技藝的典范作品。
仙游傳統(tǒng)木結構營造技藝有著悠久的傳承歷史、規(guī)范的傳統(tǒng)技藝和輝煌的制作成果,有較高的工藝價值與實用價值,對于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筑研究也有一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