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滾燈舞(松滋市):流傳于松滋的傳統(tǒng)民間舞蹈形式;據(jù)史料記載,至少已有七百余年的歷史,南宋著名詩人范成大在詩中記述“擲燭騰空穩(wěn)(小球滾燈),推球滾地輕(大球滾燈)”。清海鹽文人彭孫貽詩《輪燈》的小序中有“兒童縛竹為輪,展轉(zhuǎn)相環(huán),旋轉(zhuǎn)飛覆,而燈不傾滅。壯士運(yùn)之,衢中騰擲不休,曰滾燈”的描寫。
滾燈是一種集舞蹈、雜技、體育為一體的運(yùn)動。舞者多為男子,以單人和雙人表演為主,F(xiàn)發(fā)展演變到多人群體舞燈,亦有女子參加。滾燈作有戲球、纏腰、跳燈等動作組成,名目有白鴿生蛋、蜘蛛放絲、纏腰纏足中脫靴、金猴嬉球、日落西山、鯉魚卷水草、鵓鴣沖王等,集中了跳、滾、爬、竄、轉(zhuǎn)、旋、騰、躍、甩等多種剛?cè)嵯酀?jì)的體育、舞蹈動作,滾燈由九套二十七個動作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