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儀詞以民謠體為主,散文體穿插其間。句式結(jié)構(gòu)無嚴格規(guī)定,以道來朗朗上口、聞之悅耳動聽為原則。其詞格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為主,也有九字句,散文句式作開場白或詞間轉(zhuǎn)換加雜其中。禮儀詞多無定格,長短交織,有節(jié)有韻,可一韻到底,也可多韻轉(zhuǎn)換,也有無韻表誦的,不同的知客司在不同場合,多有臨場發(fā)揮。禮儀詞根據(jù)場合、對象的不同,內(nèi)容有別,長短不一,短者四句、八句,長者可達數(shù)十上百句。禮儀詞語言樸實懇切,情意濃厚深長,常常使參加活動者,特別使酒酣耳熱者心情激蕩,神彩飛揚。
禮儀詞以當?shù)赝燎煌琳{(diào)(漢中巴山一帶近臨四川,屬川西方言語系)表誦。主要由知客司在酒宴場合“唱”“獨角戲”。在一些特定場合,還有對誦對表,互誦互表的形式,如婚禮,知客司與坐席的客人對答互表,押禮先生、媒人與女方知客司、女家主人禮儀交接、迎送禮儀的相互表誦。婚禮過程中的“巴鋪”(即鋪床)、撒帳之人也有禮儀詞表誦。造屋上梁中知客司、土木匠人與主人的互表互誦禮儀詞等。
禮儀詞依據(jù)不同民俗儀式分為婚嫁禮儀詞、喪葬禮儀詞、祝壽禮儀詞、滿月禮儀詞、建造禮儀詞等。過去,凡是民間的紅白喜事聚會,都有知客司和禮儀詞出現(xiàn)。
此僅以婚嫁禮儀詞所涉內(nèi)容為例。婚嫁活動禮儀詞分插香禮儀詞和婚禮禮儀詞兩個大類,以后者為主。
1、插香禮儀詞:男方及父母、押禮先生、媒人到女方行定婚之禮,男方到女方家門口,女方知客司有《迎客詞》,走時有《送客詞》,在男方擺禮之后,有《表禮詞》,男方押禮先生或媒人有《對答詞》,在席間,知客司有《祝酒、勸酒詞》,插香禮儀詞比較簡單,現(xiàn)在一些地方也有簡化這一程序的。
2、婚禮禮儀詞:由于山區(qū)特殊的地理條件,一般婚禮活動需進行三至四天,第一天為親朋好友、周邊鄰里上門,籌備酒席、安排迎親、嫁女相關(guān)事宜;第二天,男到女方迎親,男方須在女方住一宿,此日為女方“正酒”:第三天為男方“正酒”:迎親、招待賓客,F(xiàn)在有一些地方第二、第三天合并,因此女方的“正酒”在男方迎親的前一天舉行,女方籌辦酒席應(yīng)比男方早一天開始。第四天(或第三天,只在男方家中)舉行拜客(即新媳婦拜認男方家門戶族中人和重要親戚)、泡茶(由女方送親主賓向男方家長交待女方情況,共商女子回門等事項);槎Y禮儀詞依時間順序,基本如下:
(1)第一天,所有幫忙人到主家,知客司根據(jù)商定的分工,書寫分好工的“執(zhí)事單”張貼后,招攏所有人員,以禮儀詞形式明確各項任務(wù)、職責(男女雙方均如此),《開場禮儀詞》開宗明義,示謝、宣布執(zhí)事崗位及所需人數(shù);要求大家盡職盡貴,齊心協(xié)力。然后逐項點崗位,明職責:《知客詞》(專司招呼客人之人)、《總管詞》、《管帳·管庫詞》、《廚倌師詞》、《奉煙敬茶詞》、《傳盤安席詞》、《斟酒奉酒詞》、《挑水抱柴詞》、《管燈管亮詞》、《撮火上炭詞》、《內(nèi)外走雜詞》、《接客陪客詞》,然后各就各位,備辦酒席,至晚上開酒宴招待所有幫忙人,知客司致《安席禮儀詞》:明示廚倌準備上菜,招呼所有幫忙人入席,敬酒,并代主家致謝。
(2)第二天(此按第二、第三天合并式),“正酒”迎親。清晨,面對入席(早餐)的幫忙、迎親人,男方知客司發(fā)號施令辦交待事宜:《對迎親隊伍辦交接詞》、致《云臺鼓樂班詞》(云臺樂班為鎮(zhèn)巴縣有名的嗩吶樂班)、致《交接紅爺詞》、致《押禮先生詞》,主要內(nèi)容夯實各自職責,確保一路平安,和諧文明,完成迎娶任務(wù)。舊時,在迎親隊伍出發(fā)前和歸來后,知客司應(yīng)致請、送《車馬神祈禮儀詞》,請、謝車馬神保佑迎親事宜一路平安(現(xiàn)已基本消失)。當男方迎親隊伍至女方大門外時,女方知客司持請柬,與男方押禮先生互致《迎賓、進門禮儀詞》在鼓樂齊鳴交替中,女方知客司與男方押禮先生互致《一請、一迎詞》、《二請、二迎詞》、《三請、三迎詞》,女方知客司宅外門口行“三迎三請禮”,致《迎客進門詞》、押禮先生致《答謝詞》,迎親隊伍入座后,雙方還互相致禮詞。
迎親隊伍坐定,押禮先生在女方知客司引領(lǐng)下到女方堂屋神龕前行參神投柬禮,在叩拜后致《參神詞》,然后向女方主人投報柬并致詞,女方主人對答禮儀詞,押禮先生再向知客司致《報柬詞》、知客司答詞回應(yīng)后,引押禮先生執(zhí)放“紅包”的托盤,帶上鼓樂吹奏隊伍進大門、入廚房,行討杯盤禮,向廚師致《討杯盤詞》,廚師出兩份菜置盤內(nèi)回致禮儀詞,押禮先生致謝后,將盤內(nèi)菜置于主家堂屋神龕之上。
參神事畢,男方在女方堂屋擺彩禮,一一展示,押禮先生致《擺禮詞》,并向女方知客司交點禮物,送上禮物清單,知客司致《贊禮詞》,贊揚禮物齊備,質(zhì)量好,女方主人答《謝禮詞》多言兩家結(jié)親,何必隆禮,卻之不恭,有違禮義之類。
擺禮結(jié)束,知客司招呼迎親隊伍入席,致《接風致酒詞》,致酒過程中,每巡酒知客司、押禮先生、女方主人,禮詞互致互答,酒過六巡,才能作罷。
迎親、送親隊伍席畢,女方在堂屋舉行稟親交禮(陪嫁物品)儀式,知客司與押禮先生互相致詞、交接。新娘上轎,迎親隊伍出發(fā)。
啟程后,押禮先生與媒人或接親娘子返回,取女方父母為女兒賞賜的“衣飯碗”,押禮先生向女家神龕揖禮進退三次,致《祝神詞》、《取衣飯碗詞》,向知客司及主人致《辭行詞》等,事畢,攜衣飯碗追趕迎親隊伍。
花轎至男方,鞭炮鼓樂齊鳴,男方知客司致《迎親下轎(車)詞》。片刻,拜堂儀式開始,由禮儀先生(若無,由知客司代行)主持,表誦《夫妻交拜典禮詞》或《拜堂周禮詞》。巴山婚禮均為四拜,謂好事成雙。新人入洞房,嫁妝進屋,“巴鋪”娘子鋪床,表誦《巴鋪謠》,男女孩童滾銷,巴鋪娘子撒花生,表誦《滾鋪詞》和《撒帳歌》。
與此同時,男方“正酒”宴席開始,知客司席前致《祝酒詞》,向女方送親人致《接風敬酒詞》,一對新人席間敬酒,知客司隨之致詞,席間女方有人致《表酒禮詞》,常雙方互表互對,煞為熱鬧。山區(qū)場院小,客人多,酒席常開數(shù)輪,每輪酒席開始,知客司都要席前致禮儀詞。
(3)第三天,拜客、泡茶儀式結(jié)束后,所有人等入席,為送親人餞行,為幫忙者致謝,知客司致《拜客酒禮詞》,答謝媒人致《謝媒詞》。
至此,知客司婚禮禮儀詞隨婚禮的完滿結(jié)束而劃上句號。
知客司禮儀詞品類繁多,僅婚禮而言一般有40余種。且每種禮儀詞,無有定格,不同的知客司有不同的詞,同一個知客司對同一品類,常有十幾種不同的詞,因場制宜,且常現(xiàn)編現(xiàn)表。另外,在巴山帶上不同地域的自然環(huán)境、生活方式、人文環(huán)境的差異,使知客司的禮儀詞,形成了不同風格和流派,如鎮(zhèn)巴、南鄭碑壩一帶追求儀整禮莊、承古用典;城固二里一帶的睿智奇巧、斗智斗謀;寧強巴山一帶的幽默風趣、亦莊亦詼等,僅劉光朗先生收集的鎮(zhèn)巴縣《巴山民俗謠·灑禮詞·吉利歌》一書中的婚禮禮儀詞就有120多首;喪葬禮儀詞57首;祝壽禮儀詞5首;抱兒禮儀詞2首:滿月酒禮詞2首;建造禮儀詞18首。目前我們收集到的禮儀詞有近千首之多,但這僅只是民間禮儀詞的很小一部分。